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钧鉴(鈞鑒)  拼音:jūn jiàn
书信、公文中对尊长的提称语。有恭敬的请对方阅读的意思。如:「王部长钧鉴。」
《國語辭典》:谕示(諭示)  拼音:yù shì
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如:「这个计画上级谕示必须秘密进行。」
《國語辭典》:代管  拼音:dài guǎn
代为管理。如:「他因公出差,所以将家里托给朋友代管。」
《國語辭典》:饬令(飭令)  拼音:chì lìng
命令。《福惠全书。卷二九。邮政部。船夫车驴》:「本官宜预先出示,饬令该地方。」
《國語辭典》:汇报(匯報)  拼音:huì bào
1.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如:「这次意外事故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我将在下次周会时,统筹汇报。」也作「汇报」。
2.综合资料做成的报告。如:「他正著手准备下年度的预算汇报。」也作「汇报」。
《國語辭典》:汇报(彙報)  拼音:huì bào
1.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清会典事例。卷二三七。户部。关税。考覈一》:「及一年期满,汇报税银赢亏数目。」也作「汇报」。
2.综合资料做成的报告。如:「财税汇报」。也作「汇报」。
《漢語大詞典》:进禀(進稟)
亦作“ 进稟 ”。 谓下级向上级报告。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既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禀,而詔从 荆公 之请。”《杨家府演义·怀王举家上太行》:“听见外面叩门,遂起来看之,正撞遇守门人进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宾馆告示》:“持帖进禀,以便肃迓。”《说岳全传》第二一回:“但是解粮虽是大事,应该着中军进禀,不该擅白击鼓。” 陶成章 《浙案纪略·罪辫文案》:“﹝ 金梁 ﹞又进稟 浙 抚,控告 陈汉第 、 孙翼中 轻蔑朝廷。”
《國語辭典》:手谕(手諭)  拼音:shǒu yù
尊长亲手下达给部属的书信或命令,并无一定格式。
《漢語大詞典》:送呈
送交上级。例如:送呈函件至上级汇报事情进展。
分類:送交上级
《漢語大詞典》:谢赏(謝賞)
感谢上级或长辈的赏赐。《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八回:“那花旦下了臺,卸了装之后,又亲自到中丞跟前请安谢赏。”
《國語辭典》:禀告(稟告)  拼音:bǐng gào
下属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报告。《三国演义》第四○回:「琮曰:『先生见教极是。但须禀告母亲知道。』」
《國語辭典》:案奉  拼音:àn fèng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上级官署来文的引起词,义谓此案奉到某某官署的公文。平级官署用「案准」,下级官署用「案据」。
《國語辭典》:报销(報銷)  拼音:bào xiāo
1.将领用的款项开列收支帐目清单,报请有关单位核可销帐。《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就是不够用,无论那个局子里提几万来,随时报销一笔,还要他还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这一百吊,暂时宕一宕,我再想法子报销。」
2.把用坏作废的物件报告销帐。今称物品破损,不堪使用为「报销」。如:「你这部老爷车,我看可以报销了。」
《漢語大詞典》:报呈
用公文向上级报告:~上级备案。
《國語辭典》:签呈(簽呈)  拼音:qiān chéng
属下对上级机关书面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较正式呈文简便。
《漢語大詞典》:上缴(上繳)
(1).呈送。《颜氏家藏尺牍》卷一录 清 沈荃 尺牍:“驾过失迓,委册亦稽报命为罪,兹耑伻上缴,乞赐察收。”
(2).把收入的财物、利润或节余等缴给上级。 邓小平 《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企业里浪费惊人,也是普遍现象,要好好整顿,争取利润多上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