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上禀
分类词汇
回话
谳报
循环历
记咨
《骈字类编》:上禀(上禀)
晋书王浑王浚传论浑既献捷横江浚亦尅清建邺于时讨吴之役将帅虽多定吴之功此焉为最向使弘范文之不伐慕阳夏之推功上禀庙堂下凭将士岂非懋勋懋德善始善终者欤 宋史石保吉传帝谓继隆等曰自古北边为患今其畏威服义息战安民卿等力也保吉进曰臣受命禦患上禀成算至于布列行阵指授方略皆出于继隆
分类:上禀
《國語辭典》:回话(回話)  拼音:huí huà
1.回答、禀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不争你死了,我这圣旨却如何回话?」《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这副钦差,连日看见拉达,鬼鬼祟祟的到正钦差屋里回话,他便赶过来听。」
2.顶嘴、顶撞。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你这等大胆,在我根前,还敢回话哩!」
《漢語大詞典》:谳报(讞報)
谓审判定罪之后向上禀告。魏书·刑罚志:“诸州之大辟,皆先讞报乃施行。”
《漢語大詞典》:循环历(循環曆)
县宰向上禀请的记事册。 宋 文天祥 《与吉州缪知府元德》:“每县各给以数紫袋,置循环历其中,使诸宰有所申请,只於历中络绎禀请。”
分類:向上上禀
《漢語大詞典》:记咨(記諮)
宋 代的官场文书用语。谓记录并向上禀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御史中丞知杂事礼上祥瑞案,三道皆判‘记諮’,不见出何故事。驾部 王郎中 云:‘諮亦誥之义,如尚书省案式郎中侍郎判六諮名示之类。记未详。’余以谓尚书省案式至尚书亦曰依判諮。注:非通僕射判者,不须諮;至僕射,但书依判而已。然则记諮者,恐是应记諮於上也。亦未知果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