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观音山轿子(观音山轿子)  拼音:guān yīn shān jiào zi
(歇后语)人抬人。以轿夫用轿子抬人上山比喻人互相捧场,互抬身价。《通俗常言疏證。交际。观音山轿子人抬人》引《白罗衫剧》:「观音山轿子人抬人,你叫我马大爷,我自然叫你李二爷。」
《国语辞典》:鸣沙山(鸣沙山)  拼音:míng shā shān
山名。在甘肃省酒泉市辖敦煌市南。传说一上山,沙子就随脚步滑落,发出鸣声,故称为「鸣沙山」。
《漢語大詞典》:赶山(趕山)
指上山采集、打猎等。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五:“有年冬里,他跟 王菊生 出去赶山,他用鸟枪打死了一只麂子。” 孙健忠 《甜甜的刺莓》二三:“ 毕兰大婶 晓得,这是 布谷寨 在赶山撵肉,为明天的现场会备办野味呢。”
《國語辭典》:怀山襄陵(懷山襄陵)  拼音: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怀,包。襄,上。怀山襄陵指洪水漫漫,汹涌奔腾直上山陵。《书经。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唐。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烁石,汤德弥光。怀山襄陵,尧风益扇。」
《漢語大詞典》:跻峰造极(躋峰造極)
犹言登峰造极。谓登上山峰绝顶。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六朝》:“登 龟 、 蒙 、 鳬 、 绎 峰者,即躋峰造极, 龟 、 蒙 、 鳬 、 绎 已耳。”
《漢語大詞典》:冰糖壶卢(冰糖壺盧)
亦作“ 冰糖葫芦 ”。 一种食品。用竹签串上山楂、海棠等果实,蘸以溶化的冰糖制成,甜脆可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栗子》:“冰糖壶卢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红木方桌上﹞放着一大盘冰糖葫芦。”
《國語辭典》:登峰造极(登峰造極)  拼音:dēng fēng zào jí
登上山峰到达绝顶。比喻达到极点或造诣高深精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佛经以为袪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通俗常言疏證。文事。登峰造极》引《意中缘剧》:「那里像他的翰墨文章,样样登峰造极。」也作「造极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