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肠断处梁上尘飞


《梦溪笔谈·补笔谈续笔谈校證·辩證》~903~
张祐集有孟才人叹一篇,其序曰:『武宗皇帝疾笃,迁便殿,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其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以其恳,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
《全唐诗》卷五一一〈孟才人叹〉
并序:「武宗皇帝疾笃。迁便殿。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其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以恳许之。乃歌一声河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及帝崩。柩重不可举。议者曰。非俟才人乎。爰命其榇。榇至乃举。嗟夫。才人以诚死。上以诚命。虽古之义激。无以过也。进士高璩登第年宴。传于禁伶。明年秋。贡士文多以为之目。大中三年。遇高于由拳。哀话于余。聊为兴叹。」诗云:「偶因歌态咏娇嚬【偶因清唱奏歌频】,传唱宫中十二春【选入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绝后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九原须吊旧才人】。」
典故
陌上尘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七〈陶潜·杂诗十二首〉~005~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漢語大詞典》:上尘(上塵)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晋 庾亮 《让中书监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谤讟既集,上尘圣朝。” 宋 宋祁 《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輒譔定记草,上尘省览。审若疎谬芜累,恐辱琬琰,伏望掇去,别咨名才。” 清 《与董樵书》:“形迹阻隔,悃款莫通。輒録数诗,上尘洞瞩。”
《漢語大詞典》:生尘(生塵)
(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
(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
(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漢語大詞典》:生鄙
谓萌生贪鄙之心。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周子居 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 ,则鄙吝之心已復生矣。’” 宋 欧阳修 《答李秀才启》:“昔人以三日不见尚或嗟於生鄙,羣居久离则弗能於无过。”参阅后汉书·黄宪传
分類:萌生贪鄙
《漢語大詞典》:踏垫(踏墊)
放在房室门口,用以除去鞋上尘土的垫子。 萧军 《第三代》第八部六一:“ 卜教师 说完了这道理,已经是走过去,登进了屋子前廊,在门前踏垫边顿着鞋子,样子是准备到楼上去了。”
《国语辞典》:紫陌红尘(紫陌红尘)  拼音:zǐ mò hóng chén
京师郊野的道路上尘土飞扬。形容京都道上非常热闹。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国语辞典》:振衣濯足  拼音:zhèn yī zhuó zú
在高山上抖落衣上尘土,在长河里洗净足上污秽。语本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比喻心志高洁,远离尘世而归隐。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记诗》:「再拜先生泪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