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佛类词典
三通
三通力
三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通教三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教之通有三种之别:一因果俱通,三乘同依于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證理(是果通)是三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三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于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三乘皆断證,故云因通。七地已后,或为别教所接(此云别接通),或为圆教所接(此云圆接通),各依中道之理而修證,即别圆之人,故谓之果非通。是但就利根之菩萨而立通前通后之义也。此通前通后之义与前三乘通学之义正为通教之教意也。三通别通圆,此为藉通开导。藉通开导者,本为别圆之机,而由一类之人,闻通教当体即空之说而修證,遂为别圆之人,故谓之藉通开导。谓为通教之所说开导而为别圆也。是为本来别圆之机,故与第二被接之人异。故非正为通教之机类,但就闻通教上立此一类。见四念处二。
三通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明也。(参见:三达)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明条或三达)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报得通力〕,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二、修得通力〕,谓声闻、缘觉、菩萨等,由修戒定慧,功行成就之时,发得六种神通,变现自在,隐显莫测。此之神通,由修而得,是名修得通力。(六通者,于前五通加漏尽一通也。)
〔三、变化通力〕,谓佛、菩萨以神通力,则能种种变现,乃至现诸身相,或胜或劣;现诸国土,或净或秽等,是名变化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