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和
(1).三次调弦演奏。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之三:“六变鼓鐘,三和琴瑟。”
(2).指三种祭品。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六:“三和实俎,百味浮兰。”
(3). 元 明 俗语,喂牲口谓之撒和,三和谓喂料三次。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便驴骡也与他槽头细草添三和。”
《漢語大詞典》:三去
犹三驱。谓三次驱逐。《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三去之餘,获其雄狐。” 杨伯峻 注引 石韫玉 曰:“三去即三驱,其词应於下文之‘三败及 韩 ’盖 晋 人三败,则 秦 人三驱之矣。”
分類:三次驱逐
《漢語大詞典》:三饭(三飯)
(1).谓第三次用餐。仪礼·士昏礼:“三饭卒食,赞洗爵酌酳主人。”礼记·玉藻:“君既食,又饭飱。饭飱者,三饭也。” 孔颖达 疏:“三饭,并谓飱也,谓三度飱也。”
(2).古时以乐佐食之乐师。论语·微子:“大师 挚 适 齐 ,亚饭 干 适 楚 ,三饭 繚 适 蔡 。” 邢昺 疏:“天子、诸侯每食奏乐,乐章各异,各有乐师。”
《漢語大詞典》:三属(三屬)
犹三族。后汉书·章帝纪:“一人有罪,禁至三属。” 李贤 注:“即三族也。谓父族、母族及妻族。”
分類:三族
《漢語大詞典》:三陟
(1).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嗟予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2).三次升官。《魏书·常景传》:“ 柳下 三黜,不愠其色; 子文 三陟,不喜其情。”
《漢語大詞典》:三征(三徵)
(1).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是时,征南大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等,各献征 吴 之计。朝以三征计异,詔问尚书 傅嘏 。” 胡三省 注:“ 汉 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毋丘俭 方为镇南而曰三征,史概言之。”
(2).朝廷三次征召。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前后三徵,皆以直諫不合。”晋书·儒林传·刘兆:“ 武帝 时,五辟公府,三徵博士,皆不就。” 唐 李颀 《送刘四赴夏县》:“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漢語大詞典》:三浣
(1). 唐 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 明 杨慎 丹铅总录·时序·三澣:“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 唐 制十日一休沐。故 韦应物 诗曰:‘九日驰驱一日闲’, 白乐天 诗曰:‘公假月三旬’。”
(2).洗过三次。新唐书·柳公权传:“﹝ 文宗 ﹞常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 汉文帝 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矣!’学士皆贺,独 公权 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諫諍,明赏罚,服澣濯之衣,此小节耳。’”
《漢語大詞典》:三虞
(1).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 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 宋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2).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 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
(3).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 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民。”
《漢語大詞典》:三严(三嚴)
唐 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宋 高似孙 纬略卷七:“《唐续时令仪》曰:‘ 唐 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为一严,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刻,搥二鼓为再严,侍中奏请中严,羣臣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二刻,搥三鼓为三严,侍中、中书令以下俱诣西阁,奉迎鑾驾出宫诣太极殿。’《西都赋》曰:‘卫以严更之署。’注曰:‘严更督夜行鼓。’ 唐 制所谓严者,亦以鼓也。”
《漢語大詞典》:三注
(1).三次瞄准。晋书·宣帝纪:“ 爽 帐下督 严世 上楼,引弩将射帝。 孙谦 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
(2).三宗赌注。如:我们怎么倒稳吃三注呢?
《漢語大詞典》:三杀(三殺)
(1).指上杀、下杀、旁杀。语本《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谓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旁及其兄弟,其服丧期限依亲疏之别而递减。《北史·张普惠传》:“窃闻三杀九亲,别疏昵之叙;五服六术,等衰麻之心。皆因事饰情,不易之道者也。”
(2).古代天子诸侯无事,每年三次田猎射杀牲禽,一以供祭祀,二以享宾客,三以充君之庖厨,谓之“三杀”。《宋书·礼志四》:“今既无復四方之祭,三杀之仪,旷废来久,禽获牲物,面伤翦毛,未成禽不献。”参阅礼记·王制
(3).指喝杀、吓杀和饿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言事者旧有三杀之语。街里喝杀,朝里吓杀,家里饿杀。饿杀,谓俸薄也。”
《國語辭典》:留客雨  拼音:liú kè yǔ
连日不断的下雨,使客人无法离去。《通俗编。天文》引《陆机要览》:「昔羽山有神人与左元放共游蓟子训所,坐欲起,子训应欲留之,二日之中三雨。今呼二日三雨亦为留客雨云。」
《漢語大詞典》:参言(參言)
参听他人的话。韩非子·八经:“参言以知其诚,易视以改其泽。” 王先慎 集解:“参听人言以审其诚否。”
三次言说。《淮南子·要略》:“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欲参言而究,则外物而反情。”
《漢語大詞典》:三兆
(1).古代烧灼龟甲以卜吉凶,其裂纹似玉、似瓦、似原田者,称为“三兆”。《周礼·春官·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郑玄 注:“兆者,灼龟发於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舋罅,是用名之焉。原,原田也。 杜子春 云:玉兆,帝顓頊之兆;瓦兆,帝 尧 之兆;原兆, 有周 之兆。” 贾公彦 疏:“舋罅,谓破而不相离也。” 孙诒让 正义:“《左氏》 杜 注云:高平曰原。高卬之田,坼如龟文,故曰原田。兆之舋罅,有似高卬之田,故曰原兆。”
(2).占卜三次。《孔子家语·好生》:“ 孺子容 三年为三兆。”
《漢語大詞典》:三燕
三次宴会。燕通“ 宴 ”。周礼·秋官·掌客:“三饗、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
分類:三次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