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荆溪湛然撰。补助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之式法也。运想者,作香华等偈而运想供养也。
放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放种种色光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放光三昧者,常修火一切入故,生神通力。随意放种种色光,随众生所乐。若热若冷,若不热不冷。」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放种种光明,照诸三昧,悉皆明了,是名放光三昧。
威德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发威德力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威德三昧者,菩萨得此三昧,威德庄严。」
【佛学常见辞汇】
发生威德力的禅定。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得无量威德,自在庄严,是名威德三昧。
首楞严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ram%gamasama%dhi,(参见:首楞严)
【三藏法数】
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三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于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秦罗什译。坚意菩萨,问三昧之法,佛唱首楞严之名广说其字义,而现妙用。
首楞严三昧五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毗首羯摩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工巧之三摩地也。见瑜祇经。
风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具云风奋迅三昧。起大风之禅定也。止观一曰:「阿难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迅。」
风轮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轮三昧之一。行者修禅定起相似智慧,如风之空而无碍,能动万物而又破坏之。智慧无碍,发出世之善根,又破一切之烦恼,故有此名。
【三藏法数】
风有三义:一游空无碍,二鼓动万物,三能破坏。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发相似智慧无碍方便,如风游空,一切无碍,既得智慧无碍方便,即能击发种种出世善根,功德生长,如风之鼓动万物。由此之智慧无碍方便,即能摧破一切诸见烦恼,亦由风之破坏于物,是名风轮三昧。(相似智慧者,谓于初果已上所得智慧,由未真證,故名相似。)
风奋迅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迅,分身四派。」法华文句二曰:「于恒河中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分。」
重空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总别二名,别者单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总者兼他称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二。(参见:三三昧)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持本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普载三昧。地神之三昧也。地为万物之根本,故名本,能持本,故称持本,能负载万物,故名普载。大疏十曰:「地能持万物,一切万物依之生长,当知即是佛心。犹如来心能持万物,深入持本三昧而说真言也。(中略)若人诵持修习,不久亦得如来心地也。(中略)此三昧名为普载三昧,以同大地故也。」
降三世三昧耶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又作降三世三摩耶会。三昧耶者,本誓之意。表降伏三界主大自在天之本誓,故有此称。
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住此三昧说降伏四魔之真言,金刚戏者,以佛之降伏四魔,乃佛之神通游戏之一端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又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说降伏四魔解伏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其金刚字句为之五字。
高出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生福德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高出三昧者,菩萨入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长。诸三昧性,从心而出。」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长,诸三昧性,从心而出,是名高出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