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三夫
左传: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注:三夫,陈御叔、楚襄老及巫臣也。晋书王浚传表曰:曾参之不杀人,亦已明矣。然三人传之,其母投杼。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搆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宋书乐志: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卞和之刖足接予归草庐。 管子:三夫为一家伏。易林:大畏虎狼,依人作辅。三夫执戟,不敢起身安无咎。
分类:三夫
《漢語大詞典》:三夫人
古代天子后宫分主六宫之官。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 孔颖达 疏:“后之六宫在王之六寝之后……其三夫人虽不分居六宫,亦分主六宫之事。或二宫则一人也,或犹如三公分主六卿之类也。”三夫人之号,代有更易。南史·后妃传序:“ 晋武帝 采 汉 魏 之制:置贵嬪、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及 孝武 孝建 三年,省夫人,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嬪比丞相,贵人比三司,以为三夫人。”
《漢語大詞典》:三夫成市虎
同“ 三人成虎 ”。 《宋书·乐志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漢語大詞典》:三夫之对(三夫之對)
见“ 三夫之言 ”。
《漢語大詞典》: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 曾子 处 费 , 费 人有与 曾子 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后汉书·马援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慄。”亦作“ 三夫之对 ”。《晋书·王濬传》:“今臣之信行,未若 曾参 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
《漢語大詞典》: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 曾子 处 费 , 费 人有与 曾子 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后汉书·马援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慄。”亦作“ 三夫之对 ”。《晋书·王濬传》:“今臣之信行,未若 曾参 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