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万里,号介轩。董铢从子。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官朝散郎、通判钦州。得朱熹之学于黄斡,兼得铢之传。有《诗书通释》、《大尔雅通释》。
全宋文·卷六九八二
董梦程,一作梦臣,字万里,号介轩,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铢之从子。初学于铢与程端蒙,后学于黄干。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历嵊县丞、知开化县。官终朝散郎、通判钦州。鄱阳之学,多出于董氏之门。著《诗书通释》、《大尔雅通释》。见《宋元学案》卷八九及《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4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万里,号淡斋。宁宗嘉定三年省试第一。历仕太常博士。史弥远当国,数上疏论事,切中时弊,以忤当局罢归。起广安军,又知绍兴府。有《心铭》、《淡斋规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何万里,临安(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方万里,字子万,一作鹏飞,号蕙岩(《诗苑众芳》),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家于吴。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一年,为江阴军教授(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知江阴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方万里,字子万,号蕙岩。本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移居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嘉定四年登进士第。宝庆、绍定间为庆元府、江阴军教授。绍定五年以朝奉郎知江阴军。累官至太常寺主簿。见《吴郡志》卷二八,《宝庆四明志》卷二,《姑苏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8—1275 【介绍】: 宋南康军都昌人,字子远,号古心。以乡举入太学,有文名。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权知隆兴府,又创宗濂书院。历右正言、侍御史。坐事闲废十二年。度宗即位,召同知枢密院事,擢参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为游骑所执,既而脱归。元兵破饶州,万里率子赴水死。谥文忠。
全宋诗
江万里(一一九八~一二七五),字子远,号古心,都昌(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权吏部尚书,同签书枢密院事。五年,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福建通志》卷二九)。度宗即位,召同知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以忤贾似道丐祠。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饶州,赴水池死(《宋史》卷四七),年七十八。谥文忠。《宋史》卷四一八、清道光《都昌县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江万里(1198~1275) 南宋官员。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为官40馀年,历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元兵攻破饶州时,江万里率子江镐等投水殉国。卒赠太傅、益国公、太师,谥文忠。江万里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领袖,曾创办白鹭洲书院,著有《宣政杂录》等。有七律《题黄鹤楼》。
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江万里(一一九八——一二七四),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入太学,以舍选出身,历池州教授,试馆职,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入直秘阁,权知隆兴府,创宗濂书院。擢尚右郎官兼侍讲,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兼国子祭酒、侍读,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出知建宁府、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度宗朝,迁参知政事,进封南康郡公,累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十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师、益国公,谥文忠。见《宋史》卷四一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307 【介绍】: 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元诗选
回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提领池阳茶盐,累迁知严州。元兵至迎降,即以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徜徉杭、歙间以老。虚谷傲睨自高,不修边幅。贾似道败,尝上十可斩之疏。晚而归元,终以不用,乃益肆意于诗。吟咏最多,亦不甚持择也。其自序《桐江续集》云:「予自桐江休官閒居,万事废忘,独于读书作诗,未之或辍。」是时年已六十馀矣。仇仁近尝赠诗云:「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颇为时论所笑。尝选唐、宋以来近体诗评论之,名曰《瀛奎律髓》,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海虞冯定远曰:「方君所娓娓者,止在西江一派。观其议论,全是执己见以绳缚古人,以古人无碍之才,圆变之学,曲合于拘方板腐之辈。吾恐其说愈详而愈多所戾耳。」此言可谓深中虚谷之病矣。
全宋诗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馀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證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万里,号虚谷。宋景定三年别省登第,累知严州。入元为建德路总管。有桐江集。
陶万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二○
陶万里,咸淳中权柳州马平县令。见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七。
樊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处州缙云人,字万里。尝从学于许衡。为滁州教授,除应奉翰林文字,终江浙儒学提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1339 【介绍】: 元临江路新淦人,字庆远。用荐授左卫教授,累迁南安路知事。顺帝元统初升潮州路经历。以临江路判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长兴人,名鹏,以字行。制行廉介,姿状魁伟。能书,尤善弓马。洪武初为帅府幕宾,以人才荐,为邳州知州、吏部郎中。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八五
刘毅,字万里,号南山。乳源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举人,官衡州府教授。事见清康熙《乳源县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 【介绍】: 明湖广华容人,字道远。天顺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成化初,鞑靼毛里孩来扰,万里上破敌策,帝不能用。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以忤汪直,被劾致仕。有《闲情集》。
维基
程万里(1426年—?),字道远,湖广岳州府华容县人。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三十名。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五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零七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永明人,字万里。成化十四年进士,官潮州知府。浚三利溪以便民,通潮汐以利舟楫,自前溪历后溪计长十二里,溉田数千亩。陈宪章为碑记之。官至云南参政。
维基
周鹏,字万里,湖广永州府道州永明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湖广乡试第四十□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十八名。
彭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彭程(1449年—?),字万里,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人。福建乡试第七十六名。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第二甲第四十一名进士
彭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鄱阳人,字万里。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授御史,巡视京城。时降人依仗戚里、宦官为掩护,肆行劫盗。程常先机制之,盗发辄得。五年,以谏造皇坛器事忤旨,下锦衣狱,合家戍边。
维基
彭程,字万里,江西鄱阳县人。成化丁未进士,弘治时任监察御史,因上言弊政下狱遣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弘治初,授监察御史,巡视京城、两浙盐运、光禄寺等。弘治五年(1492年)上疏检举光禄寺中诸事,牵连宪宗,孝宗大怒,立下其入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而上疏论此事。孝宗宥丛兰无罪,夺光禄卿胡恭等俸禄,将彭程交付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拟赎杖还职,孝宗却欲置之死地。彭韶等疏救,彭程子彭尚三次上章乞代父死,均无济于事。当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刑部将二人罪状一起上呈。孝宗下诏李兴问斩,彭程及家属遣戍广西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皆疏救,终于减李兴死罪,改杖一百,偕妻子戍宾州,而彭程无所减刑。彭程母李氏年老,且无他子,叩阙乞留侍养。南京给事中毛呈等亦上奏请求未果。彭尚随父前往戍所,举广西乡试。次年,孝宗终于念彭程母老,放还。正德时,刘瑾乱政,追论彭程巡盐时稍亏额课,勒令其家偿还。此时彭程已死多年,仅有一孙女。散尽家财不足数额,则卖女以偿,路人皆为之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