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洛阳人。武则天垂拱年间,与来俊臣同撰《罗织经》,专事陷害无辜。从司刑评事升为判官。天授二年,摄右台监察御史,常与来俊臣共同治狱。长寿二年,奉武则天命至广州,查问流人阴谋叛逆事,杀三百余人,以“若不推究,为变不遥”上奏。升任朝散大夫、肃政台侍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万文彩,字国华,江西南昌县人,云南临安卫官籍。云贵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进士。嘉靖十九年任四川富顺县知县,有神君之号。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直隶成安县知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选南京户科给事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二愚。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婺源知县。征拜御史。言事峻切,不避当道。以抗疏劾首辅申时行,帝谓其淆乱国事,谪剑州判官。后迁南京刑部郎中。维基
万国钦,字二愚,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新建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万历庚辰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因疏劾首辅申时行被贬。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庚辰科进士,授直隶婺源县知县。万历十七年,征召为山西道监察御史。言事慷慨,不回避权贵。万历十八年,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责备。居住乡里的尚书董份是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的座主,嘱咐浙江巡按御史上奏请问。万国钦说董份谄媚严嵩,又娶尚书吴鹏已嫁的女儿,居于乡里多有不法行为,不应当予以加礼,事情方才停止。起初,吏部员外郎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上疏责备执掌朝政任用唯亲。给事中李春开越权检举赵南星、姜士昌,而其党羽陈与郊暗中帮助。刑部主事吴正志上疏,称李春开、陈与郊谄媚当权,扰乱清议,同时弹劾林祖述包庇大臣的过错。于是御史赫瀛集合其他御史,在朝堂上商议合疏纠劾吴正志,称他不顾惜台谏体统。但是万国钦与周孔教没有署名。赫瀛非常生气,盛气凌人地责备万国钦。万国钦说:“戴豸帽,穿豸服,我以保留正直为己任,不敢与你们苟同。”赫瀛沮丧,果然没呈上奏疏,可是吴正志竟然被贬为宜君典史。宦官袁进等打死平民,万国钦再次上疏弹劾。万历十八年(1590年)夏,火落赤各部频频进犯临洮、巩昌。七月,皇上在皇极门召见申时行等,咨询策略,说:“边境守备废弛,督抚缺乏调度,想大力整顿。”申时行说和议通贡足够。皇上称:“和议通贡并不足以依赖。假若专门迎合敌人,使他更为骄傲自大,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申时行等听令退下。未有多久,警报不断传来,于是推选郑洛为经略尚书巡边,实际上是使用通好主张。万国钦上疏弹劾申时行,说:“陛下以西事棘手,特地召见辅臣商讨战守,而辅臣在召见时却粉饰蒙骗皇上。陛下对敌人的侵犯很愤怒,辅臣则主张攻打地区是汉化番人居住,临洮、巩昌果然是番地吗?陛下责备督抚丧失时机,辅臣则以为过错在武臣。边疆之事,督抚难道不参与吗?陛下说和议通贡难以依靠,辅臣则称通贡二十年,使百万生灵得以存活。西宁的失败,肃州被抢掠,就不是荼毒生灵吗?陛下决议为战,而申时行不想打仗;陛下的意思是断绝往来,申时行想与他们讲和。九边将帅,每岁送的金钱,已不计其数。敌人已毁坏了城堡,残杀官吏、百姓,还说计策已实现。三边总督梅友松专谀媚敌人,前次上奏说顺义已谢恩西去,为什么又包围我临洮、巩昌呢?后又上疏极力夸耀战绩,为何景古城全军覆没呢?甘肃巡抚李廷仪引贼入关,没有听说有奏疏报上,辅臣反代他求情请求宽恕罪过。统计马牛布帛不到三十金,而被杀被掠何止万计。还想让他们互市,臣不知国法究竟怎样了?这三个人都是申时行的党羽,所以敢于祸国殃民。”因此列上申时行接受贿赂的几件事。皇上认为他混淆国事,诬陷大臣,将他贬为剑州判官。起初,万国钦奏疏呈上,许国责备他说:“这个举动,是为名节,还是为国家?”万国钦称:“哪敢为名节,只为国家。即使言语不当,生死利害听天由命。”许国无法难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吏部尚书陆光祖拟将万国钦改为建宁推官,饶伸为刑部主事。皇上以二人都是特地贬职的,不应提升,严厉责备陆光祖,将文选郎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全部免职。大学士赵志皋上疏申救,也遭到责备。万国钦后任南京刑部郎中,死于任上。天启二年,赠光禄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伯文。万历末贡生。善画水墨花卉,兼工翎毛。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一四
苏万国,封川(今广东封开县)人。明熹宗天启间诸生。事见明方尚祖天启二年纂修、清胡璿续修康熙《封川县志》卷二一。
人物简介
维基
万国相,字客卿,号鼎西,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合熂里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乡试十四名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二甲进士。授刑部主事,时万燝忤魏忠贤杖毙,人莫敢近。国相同御史胡良机为燝举丧,且归其榇。四年升员外,丁忧归。七年起福建司员外郎,升河南司郎中,推浙江学使,以祖老辞,出知杭州府。剖决滞狱,狱为之空。乞终养,不许,会上穷治逆阉党,国相平反株连者数百人。崇祯四年养病告归,年三十六,遂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