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七言长城
 
长城谁敢犯

相关人物
刘长卿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秦系〉~5608~
秦系字公绪,越州会稽人。天宝末,避乱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训奏为右卫率府仓曹参军,不就。客泉州,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馀章,俗传东晋时所植,系结庐其上,穴石为研,注老子,弥年不出。刺史薛播数往见之,岁时致羊酒,而系未尝至城门。姜公辅之谪,见系辄穷日不能去,筑室与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辅卒,妻子在远,系为葬山下。张建封闻系之不可致,请就加校书郎……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其后东度秣陵,年八十馀卒。南安人思之,为立子亭,号其山为高士峰云。
《國語辭典》:七言  拼音:qī yán
1.七个字的诗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
2.七言诗。《陈书。卷二七。江总传》:「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
《國語辭典》:七言诗(七言詩)  拼音:qī yán shī
一种诗体。每句七字,自唐代始盛,分七言古风、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七言绝句等。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
见“ 七言律诗 ”。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诗(七言律詩)
诗体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及用韵,都有一定格律。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 崔顥 《黄鹤楼》为第一。”红楼梦第三七回:“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诗,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能那一个,就做那一个。”亦省作“ 七言律 ”。 元 杨载 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五言律难於七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红楼梦第四八回:“我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 老杜 的七言律。”
《漢語大詞典》:七言体(七言體)
即七言诗。 郭沫若 《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拿七言体来说,正式出现于 曹丕 的诗中,但它真正流行起来还来 唐朝 ,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
分類:七言诗
《國語辭典》:七言八语(七言八語)  拼音:qī yán bā yǔ
形容人多话杂。《红楼梦》第二五回:「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种种喧腾不一。」《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则自己本有些害怕,二则当不得骡夫店家两下里七言八语。」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诗(七言律詩)
诗体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及用韵,都有一定格律。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 崔顥 《黄鹤楼》为第一。”红楼梦第三七回:“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诗,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能那一个,就做那一个。”亦省作“ 七言律 ”。 元 杨载 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五言律难於七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红楼梦第四八回:“我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 老杜 的七言律。”
《漢語大詞典》:三五七言诗(三五七言詩)
诗体的一种。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 唐 李白 《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復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杨齐贤 题解:“古无此体,自 太白 始。”
《國語辭典》:长句(長句)  拼音:cháng jù
七言古诗,不限句数,故唐人称之为「长句」。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顾况》:「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常人所能及。」
《国语辞典》:丽人行(丽人行)  拼音:lì rén xíng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以内敛的讽刺手法,描述唐朝杨国忠兄妹的奢淫与得势,隐微地透露出无奈的慨叹。
《漢語大詞典》:佛偈
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红楼梦第七一回:“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
《国语辞典》:马嵬坡(马嵬坡)  拼音:mǎ wéi pō
1.马嵬的别名。参见「马嵬」条。
2.诗名。唐郑畋所作七言绝句。全诗为:「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國語辭典》:七绝(七絕)  拼音:qī jué
一种诗体。七言绝句的简称。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韵有一定格式。
《漢語大詞典》:十体(十體)
(1).指十种文体。 唐 陆龟蒙 《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明 杨慎 《文赋列十体》:“分文之十体,各以四字尽之,可谓妙矣。”
(2).指书法的十体。 唐 张怀瓘 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
(3).指书法的十体。 唐 唐元度 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
(4).指十种诗体。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五言七言两体、律讽、悼亡、艳诗今古两体,共成十体。见所作《叙诗寄乐天书》
(5).指十种诗体。 五代 齐己 分诗作为高古、清奇、远近、双分、背非、虚无、是非、清洁、覆妆、阖门十体。见所著风骚旨格·诗有十体
《國語辭典》:欸乃曲  拼音:ǎi nǎi qǔ
1.诗名。唐元结所作。七言乐府。为元结在唐代宗大历初,任道州刺史,因军务到长沙。归途遇春水涨,船行困难,于是作欸乃曲五首,使舟人歌唱。内容描写沿途山水风光及作者心里的感触。
2.词牌名。因元结诗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3.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调正曲,句法与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