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马化为龙
 
五马南来
 
五马南游
  
南渡马
 
浮五马
 
渡江天马
 
群马南渡


《晋书》卷二十八〈五行中志·言不从·诗妖〉~845~
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晋书》卷六〈中宗元帝纪〉~57~
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聚斗、牛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例句

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 吴筠 建业怀古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李白 经乱后将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大风荡天地,万阵黄须膻。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胡曾 东山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韩愈 桃源图


《苏轼文集》卷十七〈司马温公神道碑〉
工讳光,字君实,其先河内人,晋安平献王孚之后。……而公卧病,以元祐元年九月丙辰朔,薨于位,享年六十八。太皇太后闻之恸,上亦感涕不已。时方祀明堂,礼成不贺。二圣皆临其丧,哭之哀甚,辍视朝。赠太师温国公,襚以一品礼服,谥曰文正。……臣既书其事,乃拜手稽首而作诗曰:「于皇上帝,子惠我民。孰堪顾天,惟圣与仁。圣子受命,如尧之初。神母诏之,匪亟匪徐。圣神无心,孰左右之。民自择相,我兴授之。其相惟何,太师温公。公来自西,一马二童。万人环之,如渴赴泉。孰不见公,莫如我先。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无我,惟民是度。民曰乐哉,既相司马。尔贾于途,我耕于野。士曰时哉,既用君实。我后予先,时不可失。公如麟凤,不鸷不搏。羽毛毕朝,雄狡率服。为政一年,疾病半之。功则多矣,百年之思。知公于异,识公于微。匪公之思,神考是怀。天子万年,四夷来同。荐于清庙,神考之功。」
《骈字类编》:一马(一马)
唐 孙逖 丹阳行 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唐 李端 瘦马行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
唐 白居易 寄张十八 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唐 唐求 发邛州寄友人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
元 郭钰 复愁 才闻一马献,已费百金多。
元 朱德润 题张参政所藏骢马滚尘图 玉花照夜争新妍,一马滚尘鬉尾鲜。
分类:一马
《國語辭典》:一马一鞍(一馬一鞍)  拼音:yī mǎ yī ān
比喻一女只嫁一夫。明。高明《琵琶记。五娘侍奉公病》:「公公,我一马一鞍,誓无他志!」
《國語辭典》:一马平川(一馬平川)  拼音:yī mǎ píng chuān
可让马儿奔驰的平原。比喻地势平坦。
《漢語大詞典》:一马难将两鞍鞴(一馬難將兩鞍鞴)
同“ 一马不被两鞍 ”。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國語辭典》:一马不被两鞍(一馬不被兩鞍)  拼音: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
(谚语)比喻贞洁女子不再嫁。属传统观念。语出《元史。卷二○一。列女列传二。衣氏》:「吾闻一马不被两鞍,吾夫既死,与之同棺共穴可也。」也作「一马不被双鞍」、「一马不跨两鞍」。
分類:一女二夫
《漢語大詞典》:一马不鞁两鞍(一馬不鞁兩鞍)
同“ 一马不被两鞍 ”。
《國語辭典》:一马不被两鞍(一馬不被兩鞍)  拼音: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
(谚语)比喻贞洁女子不再嫁。属传统观念。语出《元史。卷二○一。列女列传二。衣氏》:「吾闻一马不被两鞍,吾夫既死,与之同棺共穴可也。」也作「一马不被双鞍」、「一马不跨两鞍」。
分類:一女二夫
《漢語大詞典》:一马不跨双鞍(一馬不跨雙鞍)
同“ 一马不被两鞍 ”。
《國語辭典》:一马不被两鞍(一馬不被兩鞍)  拼音: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
(谚语)比喻贞洁女子不再嫁。属传统观念。语出《元史。卷二○一。列女列传二。衣氏》:「吾闻一马不被两鞍,吾夫既死,与之同棺共穴可也。」也作「一马不被双鞍」、「一马不跨两鞍」。
分類:一女二夫
《國語辭典》:一马当先(一馬當先)  拼音:yī mǎ dāng xiān
赶在众人之前,领先前进。《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叶军门一马当先,领了全军,排齐了队伍,浩浩荡荡,离开平壤。」
《分类字锦》:一马化龙(一马化龙)
晋书元帝纪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分类:符应
《国语辞典》:放过一马(放过一马)  拼音:fàng guò yī mǎ
原谅一次,不再追究。如:「这次放过一马,下次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国语辞典》:放人一马(放人一马)  拼音:fàng rén yī mǎ
饶人一次。如:「无论做错什么事,都须放人一马,再给一次机会。」
分类:饶人
《国语辞典》:一鞍一马(一鞍一马)  拼音:yī ān yī mǎ
比喻一夫配一妻。《文明小史》第四○回:「我们少爷真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好好一鞍一马也就罢了。」
分类:一夫一妻
《漢語大詞典》:二童一马(二童一馬)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殷侯 既废,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輒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宋 刘克庄 《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