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念豆儿佛(念豆儿佛)  拼音:niàn dòu ér fó
每念一声佛号,便算一颗豆子。为忆念佛陀形相、修行功德的方法。亦用以喻不停重覆同样的话。《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嘴里像念豆儿佛的一样告饶,方才饶了打,罚跪了一宿。」
《国语辞典》:沙卡洛夫  拼音:shā kǎ luò fū
人名。(西元1921~1989)前苏联物理学家。在五○年代协助前苏联制造出第一颗氢弹,而被誉为氢弹之父。后因公开鼓吹人民自由及核武道德观,且不时批评当时的外交政策,而无法见容于领导阶层,除遭剥夺一切荣誉头衔外,并于一九八○年被流放至高尔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始由戈巴契夫下令释回。因其在人权及裁军问题上贡献很大,一九七五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国语辞典》:探险家一号(探险家一号)  拼音:tàn xiǎn jiā yī hào
西元一九五八年,由美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首次观测到范艾伦辐射带。
《国语辞典》:掌上之珠  拼音:zhǎng shàng zhī zhū
捧在手上的一颗珍贵珠子。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通常指爱女。《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鲁老先生和夫人因无子息,爱如掌上之珠。」《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家老鸨打听得冲天炮是现任制台心头之肉,掌上之珠,那种恭维,真是形容不出。」也称为「掌上明珠」。
《国语辞典》:勃浪鼓  拼音:bó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于小鼓两旁用短线各栓一颗坠子,转动时会发出连续响声。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博郎鼓  拼音:bó lá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于鼓的两旁用短线各拴一颗坠子,握住手把转动,鼓面会因坠子敲击而发出咚咚的声响。旧时卖货郎也拿来摇弄以代替叫卖。《金瓶梅》第三二回:「烂红官段一疋、福寿康宁镀金银钱四个、追金沥粉䌽画寿星博郎鼓儿一个。」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牙桥(牙桥)  拼音:yá qiáo
一种牙科补缀体。可代替缺失的一颗或一颗以上的牙齿,藉旁边的牙齿固定支持。
《国语辞典》:巴郎鼓  拼音:bā lá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小鼓两旁用短线各拴一颗坠子,握住手把左右转动,鼓面会因坠子敲击发出咚咚声响。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一步棋  拼音:yī bù qí
棋局中摆置或移动一颗棋子。比喻某项措施或行动。如:「这一连串的行动,只不过是他为了登上总经理宝座所下的一步棋罢了。」
《国语辞典》:天关星(天关星)  拼音:tiān guān xīng
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毕宿,在西方为金牛座ζ星。《宋史》记载天关旁曾发生超新星爆炸,参见「天关客星」条。
《國語辭典》:哈雷彗星  拼音:hā léi huì xīng
Halley's comet
著名的彗星,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推算其周期约为七十六年,是第一颗被确认的周期彗星,为纪念哈雷的贡献,遂以名之。最近一次回归为一九八六年,预计下次将于二○六一年回归。
《國語辭典》:沧海一粟(滄海一粟)  拼音:cāng hǎi yī sù
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国语辞典》:弹无虚发(弹无虚发)  拼音:dàn wú xū fā
每一颗子弹都能命中目标。《镜花缘》第二六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