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一足
南北朝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 雁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唐 白居易 病中诗十五首 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 一足任他为外物,三杯自要沃中肠。
分类:一足
《漢語大詞典》:夔一足
吕氏春秋·察传:“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乐正 夔 ,一足,信乎?’ 孔子 曰:‘昔者 舜 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 重黎 举 夔 於草莽之中而进之, 舜 以为乐正。 夔 於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 又欲益求於人, 舜 曰:“……若 夔 者一而足矣。”故曰 夔 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参见“ 一夔已足 ”。
《國語辭典》:一夔已足  拼音:yī kuí yǐ zú
夔,相传为舜时乐官,可以制乐。一夔已足比喻得一专门人才便足以成事。语出《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一夔已足,故曰夔一足。」。《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侍郎道:『一夔已足,世上哪里有兼全的事!』」
《國語辭典》:一手一足  拼音:yī shǒu yī zú
比喻力量单薄。《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