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专户(专户)  拼音:zhuān hù
专为某一目的或对象所设立的汇款帐户。如:「爱心专户」、「救灾专户」。
《漢語大詞典》:端箭
谓发箭瞄准时,以一目凝视目标。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修文学士 马吉甫 眇一目,﹝目﹞为端箭师。” 元 马祖常 有《题〈明皇端箭图〉》诗。
《國語辭典》:排炮  拼音:pái pào
1.向同一目标一起发射的炮称为「排炮」。
2.造路工程中,连接许多炮眼同时进行爆破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借胎
迷信说法,谓神仙鬼怪为某一目的而借人的肉身降生世间。红楼梦第一二○回:“大家又将 贾政 书内叫家内不必悲伤,原是借胎的话解説了一番。”
《國語辭典》:翼手目  拼音:yì shǒu mù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中的一目。前肢延长而后肢缩小,前后肢和尾巴以皮膜相连成翼,飞翔面由特别伸长之前肢第二至五指支持之,向后包括后面。多数夜间活动,如蝙蝠等。
《漢語大詞典》: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 李贺 云:“有人謁 李贺 ,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漢語大詞典》:同德协力(同德協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铁郎 《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 白山 之兽,追还我 黄帝 之魂。”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归(一心同歸)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国语辞典》:披发藻目(披发藻目)  拼音:pī fǎ zǎo mù
绿藻植物门的一目,植物体呈丝状,不分歧。细胞具一个细胞核及一个片状叶绿体。可行藻体断裂或游动孢子无性繁殖,亦能行配子结合之有性繁殖。
《国语辞典》:升学主义(升学主义)  拼音:shēng xué zhǔ yì
教学活动以升学为唯一目的,不重视个人的性向、志趣、能力以及国家、社会的需要,称为「升学主义」。
《国语辞典》:龟鳖目(龟鳖目)  拼音:guī biē mù
脊椎动物爬虫纲的一目。体被硬骨壳,由圆形的背甲及扁平的腹甲组成,颌缺齿,盖有角质鞘;方骨固定,肋骨及部分背椎连接于背甲,肛门为一长裂。
《国语辞典》:鹤形目(鹤形目)  拼音:hè xíng mù
鸟纲之一目。包括长颈、长脚之沼泽地鸟类;其中也有部分为不能飞行者,共有一百八十六种,鹤、秧鸡皆属此目。也称为「鹤目」。
《国语辞典》:比翼连枝(比翼连枝)  拼音:bǐ yì lián zhī
比翼,比翼鸟。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双双并翅齐飞;连枝,连理枝。两棵枝干紧紧相连长在一起的树。「比翼连枝」形容夫妻或情侣亲密难分。宋。杨无咎〈鹧鸪天。湖上风光直万金〉词:「词共唱,酒俱斟。夜阑扶醉小亭阴。当时比翼连枝愿,未必风流得似今。」清。纳兰性德〈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词:「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国语辞典》:长鼻目(长鼻目)  拼音:cháng bí mù
哺乳纲的一目。体形大,耳朵大,腿柱形,睪丸位于体内。鼻长无骨,由上唇、颚及延长的鼻所构成,功能似手。上颌第二切齿特化成长牙。如非洲象、亚洲象。
《国语辞典》:鹦鹉目(鹦鹉目)  拼音:yīng wǔ mù
脊索动物门鸟纲中的一目。嘴钩形而边尖锐,强且有力,上部附于颅骨上,可移动。舌肉质,钝圆而厚,嘴内无齿。能飞,脚短,胫被羽,足无蹼,前后各有二趾。如鹦鹉属此目。也称为「鹦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