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朱士嵩(1932.10-2001.8),号市忪道人,又号一用亭主,江苏无锡人。平生所嗜者,画以及烟卷而已。
《骈字类编》:一用
史记武帝纪: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子许之。 五代史吴越世家: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临安,镠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禦,宜出奇兵邀之。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镠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镠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镠曰:此可一用尔,若大众至,何可敌邪?乃引兵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皆曰:向十馀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过。
分类:一用
《分类字锦》:一用夏正
齐书礼志:白虎通云:三王祭天,一用夏正。所以然者,夏正得天之数也。又易说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卢植云:夏正在冬至后。传曰:启蛰而郊,此之谓也。
分类:
《国语辞典》:百无一用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  拼音:bǎi wú yī yòng shì shū shēng
(谚语)读书人一无所长,毫无才能可言。本为抒发内心抑郁不平之气,后来泛指自谦自嘲或文人志大才疏的意思。清。黄景仁〈杂感〉诗:「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國語辭典》:百无一用(百無一用)  拼音:bǎi wú yī yòng
形容毫无用处。清。黄景仁 杂感诗:「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漢語大詞典》:颂椒(頌椒)
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唐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仇兆鳌 注:“颂椒,属正月。”
《漢語大詞典》:一戎衣
(1).谓一穿上戎装。或云,“衣”当作“殷”,谓一用兵而胜 殷 。一,亦作“ 壹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 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 紂 。”礼记·中庸:“ 武王 纘大 王 、 王季 、 文王 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 郑玄 注:“戎,兵也。衣读如殷,声之误也, 齐 言殷声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 孔颖达 疏:“ 郑 必以衣为 殷 者,以十一年观兵于 孟津 ,十三年灭 紂 ,是再著戎服,不得称一戎衣,故以衣为 殷 。”后泛称用兵作战为“一戎衣”。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朕欲候江南平復,取一戎衣大定之义以纪元,是子乃先我乎?” 郭沫若 《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亦省作“ 一戎 ”。晋书·乐志上:“ 魏武 挟天子而令诸侯,思一戎而匡九服。” 唐 白居易 《策林·议兵》:“故有一戎而业成王霸,一战而祸及危亡。”
(2).泛指战袍。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终封三尺剑,长卷一戎衣。”
《漢語大詞典》:椒柏酒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
《国语辞典》:混合使用  拼音:hùn hé shǐ yòng
在建筑上指一块土地或一建筑物不限于单一用途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