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殁世
(1).终生;终其一生。墨子·节用中:“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饜,殁世而不卷。” 汉 徐干 中论·考伪:“ 仲尼 恶殁世而名不称。”
(2).去世。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殁世於 夏阳县 之私第。” 明 沈维材 《〈四溟诗话〉跋》:“殁世既久,又得 甫草 、 石斋 为之表彰, 四溟 可以无憾。”
《國語辭典》:晚期  拼音:wǎn qí
年代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后的阶段。
《漢語大詞典》:疾世
憎恶世俗。 汉 王充 论衡·非韩:“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代 北诸生渐狂简,牀头杂説为爬梳。归来问鴈吾何敢,疾世 王符 解著书。”按, 东汉 王符 一生隐居著书,讥评时政得失,故云。
《国语辞典》:梅耶  拼音:méi yé
Antoine Meillet
人名。(西元1866~1936)法国语言学家。一生研究印、欧语言学系,认为语言发展的原因是心理的和社会的,为心理社会学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著有印欧语比较研究导论等。
《國語辭典》:悬痈(懸癰)  拼音:xuán yōng
生于会阴的痈。初期微痒多痛,后热肿而溃烂,变成疮劳。也称为「坐马痈」。
《漢語大詞典》:柴桑伦(柴桑倫)
晋 陶潜 隐居 浔阳 柴桑 ,一生酷爱菊,后因谓爱菊的高雅之人为“柴桑伦”。 明 高启 《菊邻》诗:“菊本君子花,幽姿可相亲……幽人苦爱菊,自是 柴桑 伦。”
《國語辭典》:换牙(換牙)  拼音:huàn yá
乳齿逐一脱落,由恒齿长出替换的现象。一般人在六岁到八岁时开始换牙,十二岁到十四岁时全部换成恒齿。
《國語辭典》:捉生替死  拼音:zhuō shēng tì sǐ
捉拿无辜的人代受死刑。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西游记》第一二回:「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國語辭典》:终身大事(終身大事)  拼音:zhōng shēn dà shì
关系一生的事。多指男女婚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今日身子虽是自家做得主的,却是上无尊长之命,下无媒妁之言,……,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红楼梦》第五四回:「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
《國語辭典》:终身教育(終身教育)  拼音:zhōng shēn jiào yù
在终生教育理念指引下,所提倡的学习观念。其旨趣在使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有适合需要的教育机会。以纵向的学习阶段而言,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以横向学习机会而言,则包括正规教育、补习教育、在职教育,与透过媒体或网路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机会。也作「终身学习」、「终生教育」。
《國語辭典》:虚生浪死(虛生浪死)  拼音:xū shēng làng sǐ
比喻活得没意义,死得没价值。《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传。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急,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
《国语辞典》:生产管制(生产管制)  拼音:shēng chǎn guǎn zhì
研究如何安排与控制一生产单位的生产项目、时程、数量,以求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交货迟延的技术。
《国语辞典》:人生如戏(人生如戏)  拼音:rén shēng rú xì
人的一生如同一出戏中情节,常有起伏变化常出人意料。如:「人生如戏,不要顾虑太多,先用心扮演好目前的角色要紧。」
《国语辞典》:人生无常(人生无常)  拼音:rén shēng wú cháng
人的一生变化万千,无常理可循,难以掌握。如:「年轻有为的他竟因车祸丧生,真是人生无常。」
《国语辞典》:贱贵穷通(贱贵穷通)  拼音:jiàn guì qióng tōng
人的一生中起浮好坏,富贵贫穷等现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话说人生一世,沧海变为桑田,目下的贱贵穷通,都做不得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