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湘乡派(湘鄉派)  拼音:xiāng xiāng pài
清曾国藩所作的文章自成一派,为桐城派的别支,而格局较为恢宏。因曾氏为湖南湘乡人,故称为「湘乡派」。
《国语辞典》:诡辩学派(诡辩学派)  拼音:guǐ biàn xué pài
希腊哲学的一派。对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抱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世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人人认为如何,事物也就如何,人是一切事物的准则。此派学者大多从事于指导人们在公众辩论中如何讲话及应该使用何种论据。代表人物有普洛道格拉斯(Protagras)、高尔吉亚(Gorgias)等。
《国语辞典》:克己主义(克己主义)  拼音:kè jǐ zhǔ yì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遏抑情欲,拒绝快乐,以克己自制为道的最高表现。
《国语辞典》:斯多噶学派(斯多噶学派)  拼音:sī duō gé xué pài
古希腊罗马时代哲学的一派。盛行于西元前四世纪至西元前三世纪间,由芝诺(Zeno)创始。混合早期希腊哲学、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思想,将哲学分成理则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部分,以伦理学为重心。主张德性高过一切,必须克己禁欲。
《国语辞典》:埃理亚学派(埃理亚学派)  拼音:āi lǐ yà xué pài
希腊哲学之一派,以巴迈尼德斯(Parmenides)为祖,其学说以「有」为不动、不变、充实而绝对的,唯理性得以认识。至感官之所获,则为转变无穷,空虚而相对之「非有」。
《国语辞典》: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  拼音:shè huì dá ěr wén zhǔ yì
将达尔文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理论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上的一派学说。
《国语辞典》:逍遥学派(逍遥学派)  拼音:xiāo yáo xué pài
希腊哲学的一派,由亚里斯多德领导。亚氏讲学雅典时,设校舍于郊外,常与弟子閒步道上,边走边谈,逍遥自在。
《国语辞典》:希腊教会(希腊教会)  拼音:xī là jiào huì
基督教的一派。西元一○五四年与罗马教会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盛行于希腊、俄国等地。也称为「东正教」、「希腊正教」。
《国语辞典》:长老教会(长老教会)  拼音:zhǎng lǎo jiào huì
基督新教的一派。起源于美国及苏格兰,奉法国宗教改革者喀尔文(John Calvin)的教义为宗旨。其教会行政采长老、牧师二元制,以会员自选的长老管理会务。
《国语辞典》:功利派  拼音:gōng lì pài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以利益幸福为宗旨。
《国语辞典》:泛心论(泛心论)  拼音:fàn xīn lùn
哲学上唯心论的一派。指一切物质均藉著精神而活动,宇宙全体,即使是最小的一部分,也有心的一面。
《国语辞典》:东塔宗(东塔宗)  拼音:dōng tǎ zōng
中国佛教律宗的一派。唐代怀素所创,因怀素住长安西太原寺的东塔,所以得名。此宗主张定、慧是戒学所摄、律应以戒行为宗及戒体属于色法。
《国语辞典》:意象派  拼音:yì xiàng pài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间,美国诗歌的一派。标榜诗要口语化、用新的节奏、题材自由、用意象表现法、内容坚实、诗思高度集中等六大信条。
《国语辞典》:布雷克磨  拼音:bù léi kè mó
R. P. Blackmur
人名。(西元1904~1965)美国诗人及新批评一派的批评家。著有现代诗的形式与价值等。也译作「布莱克墨」。
《国语辞典》:牛头禅(牛头禅)  拼音:niú tóu chán
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唐金陵(今南京)牛头山法融禅师得四祖道信禅法,吸引很多人从他习禅,主张心境本寂,诸法如梦。法融之下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宗合称牛头六祖,皆一时宗匠。至唐末,此派禅法渐趋式微。也称为「牛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