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一干  拼音:yī gān
1.千与干字形相似,所以借称一千为一干。
2.一伙、一群、一批。《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听得有杀人公事,即便升堂,便叫一干人犯逐一从头说来。」《红楼梦》第二五回:「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都来园内看视。」
《國語辭典》:一乾二净(一乾二淨)  拼音:yī gān èr jìng
完尽、什么都不剩。如:「把菜吃了一乾二净。」《镜花缘》第四四回:「此山大虫,亏得骆小姐杀的一乾二净。」
《漢語大詞典》:一干二净(一乾二净)
(1).犹言罄尽。形容一点不剩。镜花缘第二六回:“ 林之洋 鬍鬚早已烧的一乾二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藩台依言问他,他却赖得个一乾二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朱延年 不加思索,赖得一干二净。”
(2).形容整洁干净。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二先生家里里外外,收拾得一干二净。”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店里敞开的窑和客房,大都收拾得一干二净。”
《漢語大詞典》:一干一方
一千一万的隐语。“干”与“千”、“方”与“万”字形相近。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二:“逆 瑾 ( 刘瑾 )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后渐增至几干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