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言而定  拼音:yī yán ér dìng
一句话说定了,就不再改变。比喻事情既经谈妥,便信守不渝。《歧路灯》第六二回:「我走了,诸事一言而定。」也作「一言为定」。
《国语辞典》:一言一动(一言一动)  拼音:yī yán yī dòng
一句话,一个行动。指人的言行举止。如:「他对他的一言一动,瞭若指掌。」也作「一言一行」。
《国语辞典》:一言不发(一言不发)  拼音:yī yán bù fā
一句话也不说。《喻世明言。卷一。庄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儿听说丈夫把他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谁想一说上去,就碰了钉子,深悔此番不该来的。当下一言不发,静待席终而散。」
分类:一句话
《国语辞典》:一言蔽之  拼音:yī yán bì zhī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宋书。卷九五。索虏传》:「因此而推胜负,殆可以一言蔽之。」也作「一言以蔽之」。
《国语辞典》:一言不合  拼音:yī yán bù hé
说一句话就不投机。《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忽见女人同那个瘦长条子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团。」
《国语辞典》:不敢出声(不敢出声)  拼音:bù gǎn chū shēng
不敢发出声音或多说一句话。形容极度谨慎、拘束或畏惧。《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儿在屋里,只装不敢出声儿,气的尤二声姐在房里哭泣,饭也不吃,又不敢告诉贾琏。」也作「不敢则声」。
《国语辞典》:不交一言  拼音:bù jiāo yī yán
彼此不交谈一句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镜花缘》第六回:「况嫦娥自从与我角口,至今见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恳他?」
《国语辞典》:句重音  拼音:jù zhòng yīn
一句话中某词或某词组所带的重音。其主要功能在强调语句的逻辑重点。
《漢語大詞典》:不赞一词(不贊一詞)
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原谓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用为一言不发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倒是 侯制军 屡次劝他,他却是説到续娶的话,并不赞一词,只有垂泪。”
《国语辞典》:不哼不哈  拼音:bù hēng bù hā
不哼气。形容静默不说一句话。如:「她最近不哼不哈,好像有心事。」
《國語辭典》:拆白道字  拼音:chāi bái dào zì
一种流行于宋元的文字游戏。说话者将欲表达的话,以拆字法说出。如宋。黄庭坚的〈两同心。一笑千金〉词:「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即拆「好闷」二字。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俺孩子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般不晓,无般不会。」《水浒传》第六一回:「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也作「抹牌道字」、「拆牌道字」。
《國語辭典》:绷脸(繃臉)  拼音:běng liǎn
板起面孔,表示不高兴。如:「他听了那些流言,马上绷起脸,一句话儿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