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反
完全反过来。新唐书·孟简传:“代 李逊 为 浙东 观察使。 逊 抑士族,右编人,至恣横不检。及 简 ,一反之,农估兼受其弊,时谓两失之。” 毛泽东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今后将一反过去二十年先乡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变为先城市后乡村的方式。” 朱丹 《画外随笔》:“解放后,老人一反过去的习惯,常常出门拜客,参与社会活动。”
分類:一反反过
《漢語大詞典》:一反手
形容时间很短,动作轻易。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三:“脱下了镣铐,按上了自由,天堂地狱一反手之间!”
分類:时间轻易
《國語辭典》:一反常态(一反常態)  拼音:yī fǎn cháng tài
完全异于平时的状况、态度等。如:「他平时口若悬河,能言善道,今日却一反常态,一句话也不说,倒是令人百思不解。」
分類:平常态度
《漢語大詞典》:一反一复(一反一復)
(1).谓两度变化。宋史·陈亮传:“ 元祐 、 绍圣 一反一復,而卒为 金 人侵侮之资,尚何望其振中国以威四裔哉?”
(2).谓反复无常。
分類:反复无常
《國語辭典》:举一反三(舉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列举一例而能晓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则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