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则(一則)  拼音:yī zé
1.一条、一项。如:「一则新闻」、「一则广告」。
2.分条叙说数事时,用以表示第一条或并列的二条。如:「便利超商有很多个好处:一则民生小用品齐全,二则价格合理公道,三则设置密度大,购买方便。」《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漢語大詞典》:一则一,二则二(一則一,二則二)
同“ 一是一,二是二 ”。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赵氏 当初……见过刑厅夹那 伍圣道 、 邵强仁 的利害,恐怕当真夹起来,就便一则一,二则二,説得真真切切的。”
《国语辞典》: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拼音: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一方面因父母的高寿而喜悦,一方面因父母的年老而戒惧害怕。语出《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后也用来形容既使人高兴又使人忧惧的事情。《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那颜氏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所喜者,阿寄回来,所惧者,未知生意长短若何?」
《國語辭典》:解颐(解頤)  拼音:jiě yí
颐,下巴。解颐指笑得下巴脱落。形容人开怀而笑。《汉书。卷八一。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听其声,可以解颐。」也作「解颜」。
《漢語大詞典》:鱼品(魚品)
鱼的品类。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虫鱼·竹鱼:“南中鱼品如鲤、鯽辈皆有之,而以鰕、竹二鱼为珍。”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卷九有《鱼品》一则,记载 江 南所产鱼十数种。
《漢語大詞典》:青李书(青李書)
晋 代大书法家 王羲之 所书《来禽帖》中,有一则开头有“青李”字样。后世因以“青李书”泛指法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梦楼 《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将离更唱红兰曲,相忆应看《青李书》。’”
《国语辞典》: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拼音:ā lǐ bā bā yǔ sì shí dà dào
天方夜谭中的一则故事。叙述阿里巴巴发现四十大盗的藏宝洞及开启洞门的口诀──「芝麻开门」,并趁著大盗外出劫掠时盗取财宝,后来四十大盗发现,即冒充油贩至阿里巴巴家中,欲夺回财物,但却被阿里巴巴识破,并用计将他们全部消灭。
《国语辞典》: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拼音:xīn wén biāo tí
置于一则新闻之前,提纲挈领以简述或综述该则新闻内容,其作用如文章的题目,以引起阅听众的关注或兴趣。
《国语辞典》:新闻价值(新闻价值)  拼音:xīn wén jià zhí
指判断一则新闻是否能引起阅听众兴趣的标准,主要包括时宜性、邻近性、重大性、显著性、奇特性、人情趣味等。
《漢語大詞典》:什围伍攻(什圍伍攻)
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宋 秦观 《李陵论》:“古之善用兵者,虽能以寡覆众,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 明 詹同 《出猎图》诗:“什围伍攻兵法存,发踪指示知何人。”参见“ 十围五攻 ”。
《國語辭典》:十围五攻(十圍五攻)  拼音:shí wéi wǔ gōng
语本《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若兵力超过敌军十倍,则采取围攻的方式;若兵力超过敌军五倍,则采取集中攻击的方式。《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