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族
灭族。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全族受诛。语本《书·泰誓上》:“罪人以族。” 孔 传:“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岂言沉族重,却觉杀身轻。”
《國語辭典》:泛指  拼音:fàn zhǐ
普遍、概略的指称。如:「百草泛指各种草类。」
《漢語大詞典》:蔓连(蔓連)
牵连。谓一人犯罪,别人为此遭受连坐。《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 成德 则不然,内则胶固岁深,外则蔓连势广。” 胡三省 注:“蔓连,如蔓草之曼衍连属也。”明史·彭如实传:“羣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復下狱。”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上以科道不言,命锦衣衞遍加捶楚,其蔓连多矣。”
《國語辭典》:相声(相聲)  拼音:xiàng shēng
一种曲艺。起源于北平,以引人发笑为特色,分说、学、逗、唱等表现手法,擅长讽刺。表演的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
《漢語大詞典》:兼业(兼業)
一人经营两种以上的业务。汉书·货殖传:“其餘郡国富民兼业顓利,以货赂自行,取重於乡里者,不可胜数。”
《國語辭典》:一家子  拼音:yī jiā zi
1.泛指某一人家。如:「这一家子是由那里搬来的?」也作「一家儿」。
2.全家。如:「他们一家子都出去了。」
《国语辞典》:泛问(泛问)  拼音:fàn wèn
不专问一人一事。如:「因为这事在执行上仍有争议,主办单位特别召开会议泛问大家的意见。」
《漢語大詞典》:分口
(1).谓河流或道路分出岔口。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流从 巩 北河分口,直到 淮 南种官柳。”
(2).谓一人同时口述不同内容的问题。新唐书·岑文本传:“及得 文本 ,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國語辭典》:双簧(雙簧)  拼音:shuāng huáng
由一个人坐在前面,不说不唱的表演各种动作,另一个人则躲在其身后说说唱唱,互相配合以逗引观众的表演方式。
《国语辞典》:单径(单径)  拼音:dān jìng
1.仅容一人通行的小路。《魏书。卷五三。列传。李冲》:「西道险阨,单径千里,今欲深戍绝界之外,孤据群贼之中,敌攻不可卒援,食尽不可运粮。」
2.孤单、孤独。《金瓶梅》第九一回:「俺衙内老爹身边男花女花没有,好不单径。」
《國語辭典》:龙虱(龍蝨)  拼音:lóng shī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龙虱科。栖息于池沼中,体呈椭圆形,体长约二至六公分,体色黑褐而具光泽。以水中昆虫、小鱼及蝌蚪等为主食。龙虱的生活史很长,完成一世代约需二至五年。
《漢語大詞典》:奥姑
契丹 旧俗。婚宴上,推选女性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主持婚礼,谓之“奥姑”。辽史·公主表:“ 契丹 故俗,凡婚燕之礼,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奥,谓之奥姑。”辽史·国语解·拜奥礼:“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故云拜奥礼。”
《漢語大詞典》:褒艳(襃豔)
指 周 褒姒 。《后汉书·左雄传》:“及 幽 厉 昏乱,不自为政, 襃艳 用权,七子党进,贤愚错绪,深谷为陵。” 李贤 注:“ 襃艳 ,谓 襃姒 也。艳,色美也。”一说 襃艳 非一人。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后汉书三·左雄传:“案 章怀 注用 毛氏 説, 郑康成 则以 艳妻 为 厉王 后。谓《正月》恶‘ 襃姒 灭 周 ’,《十月之交》疾‘ 艳妻 煽方处’。则 褒 艳 非一人。”参阅 清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小雅·十月之交
《國語辭典》:单弦(單弦)  拼音:dān xián
曲艺名。一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和东北等地的曲艺。由明清流行的时调小曲和岔曲合流后逐渐形成,初为三人或多人分别弹三弦、打八角鼓拆唱,称为「八角鼓」。后由一人演唱并手持八角鼓司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所唱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称为「单弦」。也作「单弦」。
《漢語大詞典》:县知事(縣知事)
官名。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为一县的行政长官。后改称县长。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在我那地方,学识方面使我敬重的是我一个姨父,是个进士,辛亥后民选县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