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佛唯一之教也。乘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于涅槃岸,故谓之乘。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文句四上曰:「圆顿之教,为一佛乘。」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胜鬘宝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依法华论,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第十四名一乘经。起信论义记上曰:「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案方便品所说,即开会三乘之别执,悉归趣于平等大会,等使一切众生成佛道也。盖大乘佛教中,所谓权大乘家,立一切有情为法尔,五性各别之说。故其中定性二乘及无性,毕竟无由成佛。是故诸佛之法,自不可无三乘之别。定性二乘,必由声闻缘觉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萨种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华等经,或说唯有一乘者,是引摄不定性者,不使堕于二乘地,进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来密意之说也。又以所趣之真如无差别,三乘解脱等相等,故说为一乘耳。实则非无二三之别也。如大乘庄严经论第五,摄大乘论释第十,广列十义或八义意趣而论之。是为所谓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经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张也。至于实大乘则不然。盖其所立之说,一切众生,本无五性之别,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说三乘各别之法者,不过为对于权机假说之方便耳。此为所谓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华严等宗家所主张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华经,主对于三乘之人,说其教之所以方便,开会之,使归于一佛乘,华严经主对于十地之大菩萨,广说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俨贤首,分一乘而更论同教别教之二种。五十要问答上,谓「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谓「一乘之义,分别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华严经所说,方便乘有十义」云云。又五教章上,谓「一乘教义之分齐,开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并广释述之。今择要言之,则在同于三乘而说一乘为同教,于三乘全不共而别说一乘为别教。彼法华譬喻品所谓宅内所指之门外三车,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是别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为别说。或谓一同于三,或谓三同于一,互相交参,是欲使成根欲性,进而入于华严别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种:一、为存三之一乘,所谓不破三乘之疑执,亦不会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说为一乘。如摄大乘论之十义意趣是也。二、为遮三之一乘,会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别执,而说为一乘。如法华之同教一乘是也。三、为直显之一乘,不对于二乘,故无可破,唯为大菩萨,直示法界成佛之仪。如华严之别教一乘是也。又若经五教而论之,则总有五种之一乘。一别教一乘,如华严是。二同教一乘,如法华是。三绝想一乘,如楞伽是。是为顿教。所谓绝想亡言之边,名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为终教。一性皆成之边,名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为始教。如摄论之十义意趣是。
【佛学常见辞汇】
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乘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佛乘之法也。即法华之教义。
一乘家
【佛学大辞典】
(杂语)弘一佛乘之法者,寻常称华严天台之二家,谓之两一乘家。又对于弘三乘教者而称弘一乘者用之。
一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也。此经为主明一乘法者。
【佛学常见辞汇】
专门说一乘妙理的经典,指法华经。
一乘法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乘之法为入佛地之门户。故曰法门。即法华经之所说。
一乘圆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天台宗之美称。以彼宗弘宣一乘圆顿之妙义也。
一乘妙典
【佛学大辞典】
(经名)明一乘之理之妙典。即法华经是。又云一乘妙经。
一乘妙文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文也。
一乘之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可闻一乘法之根机者。
【佛学常见辞汇】
具有听受一乘佛法的机根的人。
一乘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一乘为真实之菩提,非二乘三乘方便之菩提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
一乘之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妙法一乘珠也。出法华经五百授记品。(参见:「珠」)
一乘一味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一乘究竟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乘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圆满的教法。
本愿一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二之教,一实真如之道也。」
一乘显性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