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80~
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博物志》卷六《物名考》
周穆王八骏:赤骥、飞黄、白蚁、华骝……。

例句

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 李郢 春晚与诸同舍出城迎座主侍郎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杜甫 天育骠骑

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杜甫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杜甫 存殁口号二首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杜甫 渼陂西南台

骅骝入穷巷,必脱黄金辔。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杜甫 醉歌行

戏拈秃笔埽骅骝,歘见骐驎出东壁。 杜甫 题壁画马歌

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 柳宗元 奉和杨尚书彬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 权德舆 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

典故
良骥捕鼠
 
骅骝捕鼠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80~
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例句

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将吾剑兮切淤泥,使良骥兮捕老鼠。 马异 答卢仝结交诗

《國語辭典》:骅骝(驊騮)  拼音:huá liú
1.周穆王八匹骏马之一。后用以泛指红色的骏马。《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飞骤骅骝,直取崔勇。」
2.比喻才华出众的人。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國語辭典》:紫骝(紫騮)  拼音:zǐ liú
骏马。《南史。卷六三。羊侃传》:「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之一:「莫学游侠儿,矜誇紫骝好。」
《漢語大詞典》:骝马(騮馬)
黑鬣黑尾的红马。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騮马、驪肩、鹿毛……皆善马也。” 唐 李白 《军行》诗:“騮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驾车四騮马,一色紫丝韁。”
分類:黑鬣
《漢語大詞典》:骐骝(騏騮)
亦作“ 騏駵 ”。
(1).青身骊文而黑鬣的马。《诗·秦风·小戎》:“騏駵是中,騧驪是驂。”
(2).泛指骏马。 晋 葛洪 抱朴子·文行:“廏马千駟,而騏騮有邈羣之价。”南史·王融传:“ 周穆 马迹遍於天下,若騏騮之性,因地而迁,则 造父 之策,有时而躓。” 唐 张九龄 《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墓志》:“挥干鏌之锋,截无不断;展騏騮之足,行无不至。” 宋 沈遘 《次韵和王仲至李审言见寄》:“顾惭局趣何能驾,望絶騏駵不得前。”
分類:骏马黑鬣
《骈字类编》:赤骝(赤骝)
礼记月令见赤旂下饰唐书车服志安车者临幸所乘也金 重舆驾赤骝
《高级汉语词典》:骝驹
赤身黑鬣的马
《漢語大詞典》:黄骝
亦作“黄騮”。 黄色的良马。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天子居大庙大室,乘大路,驾黄駵。”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旻 独乘 契丹 黄騮,自 鵰窠岭 间道驰去。” 元 张翥 《读灜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实意也》之九:“结束黄騮粉画韉,更投西市买长鞭。”
分類:黄色良马
《国语辞典》:枣骝(枣骝)  拼音:zǎo liú
红色的马。《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随叫马夫将那枣骝马牵过来。这些客一拥上前来看。」
分类:红色
《漢語大詞典》:华骝(華騮)
即骅骝。骏马名。 周穆王 八骏之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驥、盗驪、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騮、緑耳。” 郭璞 注:“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驃赤者为枣騮;騮,赤马也。”《淮南子·主术训》:“夫华騮、緑耳,一日而至千里,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 南朝 梁 萧统 《相逢狭路间》诗:“华騮服衡轡,白玉鏤鞿羈。”
《漢語大詞典》:玉腕骝(玉腕騮)
骏马名。 唐 杜甫 《玉腕骝》诗:“闻説 荆 南马,尚书玉腕騮。”原注:“ 江 陵节度 卫公 马也。” 仇兆鳌 注引 邵博之 曰:“前足腕肉白,曰玉腕。騮,良马名也。”
《漢語大詞典》:骝骅(騮驊)
即骅骝。 清 陈确 《书赠丁二表孙便面》诗:“春阴良所惜,天路待騮驊。” 续范亭 《国难日有感》诗:“我亦爱名马,騏驥与騮驊。”参见“ 驊騮 ”。
《國語辭典》:骅骝(驊騮)  拼音:huá liú
1.周穆王八匹骏马之一。后用以泛指红色的骏马。《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飞骤骅骝,直取崔勇。」
2.比喻才华出众的人。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漢語大詞典》:果骝(果騮)
见“ 果下马 ”。
《漢語大詞典》:果下马(果下馬)
亦称“ 果马 ”。亦称“ 果騮 ”。 一种矮小的马。因乘之可行于果树之下,故名。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 ﹞又多文豹,有果下马,海出班鱼,使来皆献之。” 李贤 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树下行。” 唐 李贺 《马诗》之八:“吾闻果下马,羈策任蛮儿。”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羣材。”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果马三尺高,犦牛一峰独。”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兽语·果下马:“ 罗定 之 罗镜 、 西寧 之 怀乡 产小马,高仅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一名果騮,多海石榴色,骏者有双脊骨,能负重凌高躡险,轻疾若飞。”
《漢語大詞典》:马骝(馬騮)
方言。指猴子。 黄谷柳 《虾球传·第一课》:“ 方标 回过头来,看见三姐率领一批女孩子来看他们,他向三姐笑道:‘ 劳指导员 又要我来当马骝王。’”《羊城晚报》1981.10.22:“猴子, 广州 口语叫马骝,骤听颇觉费解。”参见“ 马留 ”。
《國語辭典》:马留(馬留)  拼音:mǎ liú
1.马来人。相传为马援南征将士的后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境异》:「马伏波有馀兵十家不返,居寿洽县,自相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留。」也作「马流」。
2.猴子。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今世猴为马留,与其人形似耳。」《开平县志。卷五。舆地略四》:「骂小儿好动者曰:『马留猴子』,亦曰:『马留』。」也作「马流」。
分類: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