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田肯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魏·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

例句

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

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韩愈 答张彻

《國語辭典》:建瓴  拼音:jiàn líng
1.建,倾、倒。通「瀽」。瓴,盛水的瓶子。「建瓴」指把瓶中的水往下倾倒。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裴骃《集解》注引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翻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周书。卷三一。列传。韦孝宽》:「窃以大周土宇,跨据关、河,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唐。颜师古 等慈寺碑:「于是亲总元戎,授兹戚钺,建瓴东下,将一车书,北据崇芒,南屯伊阙,云罗既布,指期涤荡。」
2.水流倾泻而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后游雁宕日记》:「水从石后建瓴下注,汇潭漾碧,翛然沁人。」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卷七。百龄治河》:「塞外大雪封山,来岁春融建瓴而下,施工愈难,合龙宜速。」
3.喻指快速流失。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寒暑逾流电,光阴甚建瓴。」明。杨寅秋〈答林元东宪副〉:「成事难于登天,败事易于建瓴。」
《國語辭典》:瓴甋  拼音:líng dí
砖块。晋。张协〈杂诗〉三首之三:「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
分類:容器
《國語辭典》:瓴甓  拼音:líng pì
砖块。汉。司马相如〈长门赋〉:「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北周。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一○首之一○:「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
分類:砖块
《骈字类编》:瓴水
史记高祖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兵下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漢語大詞典》:雪瓴
积雪的瓦沟。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永雪后见赠》:“雪瓴待伴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
分類:积雪
《骈字类编》:盆瓴
淮南子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尝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钟乃始仍仍然知其盆瓴之足羞也
《漢語大詞典》:揭瓴
倾倒瓶水。喻势不可阻。瓴,水瓶。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词》:“拟因揭瓴之便,将申破竹之功,为国诛奸,与人除害。”
《骈字类编》:瓮瓴(瓮瓴)
淮南子见盆盂下
《国语辞典》:屋上建瓴  拼音:wū shàng jiàn líng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语本宋。苏轼〈上皇帝书〉:「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驺发,突骑云纵,真若屋上建瓴水也。」也作「高屋建瓴」、「建瓴高屋」。
《國語辭典》:高屋建瓴  拼音:gāo wū jiàn líng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宋。曾极 金陵百咏。天门山:「高屋建瓴无计取,二梁刚把当殽函 。」后泛指居高临下。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高屋建瓴,凿壁穿泉,免挑运之苦,受汲引之福。」清。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工政八直隶河工。直隶总督李鸿章》:「其(河道)上游之山槽陡峻,势如高屋建瓴,水发则万派奔腾,各河顿形壅涨。」也作「建瓴高屋」、「屋上建瓴」。
《漢語大詞典》:甂瓴
泛称粗陋的陶质小盆小瓮。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故不欲復举熠熠以厕日月之间,拊甂瓴於洪钟之侧。”
分類:粗陋
《國語辭典》:破竹建瓴  拼音:pò zhú jiàn líng
破竹,顺势劈开竹子;建瓴,往下倾倒瓶水。「破竹建瓴」比喻顺势而下,所向无敌。《清史稿。卷三○一。傅恒列传》:「我兵且战且前,自昔岭中峰直抵噶拉依,破竹建瓴,功在垂成,弃之可惜。」《清史稿。卷三八八。列传。官文》:「通筹大局,我军已据水陆上游,实蓄破竹建瓴之势。」
《國語辭典》:建瓴高屋  拼音:jiàn líng gāo wū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南朝梁。简文帝 弹棋谱序:「望兵棋之式道,上升则搏翼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也作「高屋建瓴」、「屋上建瓴」。
《高级汉语词典》:瓴啇瓦
砖,陶制容器,似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