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二〈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460~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汉·毛亨传:「甸,治也。畇畇,垦辟貌。曾孙,成王也。」东汉·郑玄笺云:「信乎彼南山之野,禹治而丘甸之。今原隰垦辟,则又成王之所佃。」
《國語辭典》:原隰  拼音:yuán xí
广大平坦和低洼潮湿的地方。《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文选。张衡。归田赋》:「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骈字类编》:下隰
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笺扶苏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华生于隰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疏郑以高山喻上位下隰喻下位言忽用臣颠倒失其所也
《韵府拾遗 有韵》:隰有
诗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又山有枢隰有榆又阪有漆隰有栗又山有苞栎隰有六驳薛逢天上种白榆赋𤼵端既异于乾行成象固殊于隰有
《骈字类编》:隰朋
左传齐隰朋帅师会秦师纳晋惠公注隰朋齐大夫 吕览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已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 新序登降揖让进退闲习臣不如隰朋请置以为大行
《骈字类编》:隰原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漢語大詞典》:平隰
低平的湿地。管子·形势:“平原之隰,奚有於高。” 戴望 校正:“‘平原之隰’当作‘平隰之封’。”晋书·文苑传·赵至:“肆目平隰,则寥廓而无覩。” 南朝 齐 王融 《采菱曲》:“雕輜傃平隰,朱櫂泊安流。”
《国语辞典》:隰桑  拼音:xí sā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隰桑,刺幽王也。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或亦指为男女相悦之词。首章二句为:「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骈字类编》:山隰
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疏山上有扶苏之木隰中有荷华之草木生于山草生于隰高下各得其宜以喻君子在上小人在下亦是其宜今忽置小人于上位君子于下位是山隰之不如也
《骈字类编》:石隰
宋史耿全斌传拜雄州刺史知深州徙石隰部署以备河西
《骈字类编》:隰中
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疏山上有扶苏之木隰中有荷华之草木生于山草生于隰上下各得其宜以喻君子在上小人在下亦是其宜今忽置小人于上位置君子于下位是山隰之不如也
《漢語大詞典》:陵隰
山陵和低湿之地。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崎嶇交错,陵隰相望。”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东道路》诗:“陵隰繁緑杞,墟囿粲红桃。”
分類:山陵低湿
《國語辭典》:隰皋  拼音:xí gāo
靠近水边的低湿地方,可供畜牧。《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牧隰皋。」晋。杜预。注:「隰皋,水岸下湿,为刍牧之地。」
分類:水边低湿
《漢語大詞典》:畛隰
诗·周颂·载芟:“千隅其耘,徂隰徂畛。” 郑玄 笺:“隰,谓新发田也;畛,谓旧田有径路者。”后以“畛隰”泛指田地。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故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畛隰遍於邻境者。”
分類:田地
《骈字类编》:长隰(长隰)
梁元帝 咏雾诗 五里浮长隰,三辰晦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