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阪 → 坂阪”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叹息良马
  
困坂
 
困骥
 
困盐车
 
孙阳怜瘦骨
 
服盐车
  
泪尽太行
  
老盐车
 
负盐
 
重耳盐车
   
盐坂
  
盐车劳
 
盐车厄
 
盐车汗
 
盐车病骥
 
盐车绝足
 
盐车骖
  
盐阪

相关人物
汗明
 
伯乐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573~
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诗丁·赠答三·答卢谌诗〉~70~
唐·李善注引《战国策》,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迁延负辕而不能进,遭伯乐,仰而鸣之,知伯乐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独无意使仆为君长鸣乎?」

简释

盐车:喻指人才处于困境。唐李白《天马歌》:“盐车上峻阪,倒行逆施长日晚。”


例句

盐车淹素志,长坂入青云。 唐彦谦 留别四首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 李咸用 投知

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李商隐 喜雪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李白 天马歌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杜牧 骕骦骏

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杜甫 李盐铁二首

蜷跼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 汪遵 吴坂

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 章孝标 省试骐骥长鸣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困坂思回顾,迷邦辄问津。 贾岛 送令狐绹相公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钱起 送沈仲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韩琮 咏马

《漢語大詞典》:峻坂
见“ 峻阪 ”。
《國語辭典》:峻阪  拼音:jùn bǎn
山路斜上而陡起的部分。《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也作「峻坂」。
分類:陡坡
《國語辭典》:长坂(長坂)  拼音:cháng bǎn
1.长坡。《文选。班彪。北征赋》:「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之旧城。」《文选。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昌绿池。」
2.地名。位于湖北省当阳县的东北,汉末曹操追刘备,张飞拒操于此。
《漢語大詞典》:长阪(長阪)
亦作“ 长坂 ”。 犹高坡。 汉 司马相如 《哀二世赋》:“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骏足思长阪,柴车畏危辙。” 宋 梅尧臣 《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老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黄质 《题晴窗读画图为顾某作》诗:“腾驤得骏足,长坂供奔驰。”
《国语辞典》:蒲坂  拼音:pú bǎn
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相传虞舜在此建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西汉改称为「蒲反」,东汉复旧,隋炀帝大业初并入河东县。地当黄河转折东流处,有风陵渡隔河与潼关相望,为河东通往关中的要冲。也作「蒲阪」。
《骈字类编》:下坂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
《漢語大詞典》:陇坂(隴坂)
见“ 陇阪 ”。
《漢語大詞典》:陇阪(隴阪)
亦作“ 陇坂 ”。
(1).即 陇山 。《文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汉 阳,欲往从之 陇阪 长。” 李善 注:“ 应劭 曰:‘ 天水 有大坂,名曰 陇阪 。’《秦州记》曰:‘ 陇坂 九曲,不知高几里。’”书·禹贡“因 桓 是来” 孙星衍 注引 汉 郑玄 曰:“ 桓 是 陇阪 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 隋 虞世基 《出塞》诗之二:“扬桴度 陇坂 ,勒骑上平原。”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唐 颜师古 注:“ 陇坻 谓 陇阪 ,即今之 陇山 也。” 明 何景明 《送贾君博之阶州》诗:“ 陇坂 盘云上, 秦城 向斗看。”参见“ 陇山 ”。
(2).山坡;高坡。陇,通“ 垄 ”。后汉书·冯衍传下:“上陇阪,陟高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 李白 《北上行》:“吸水涧谷阻,採薪陇坂长。” 王琦 注:“陇坂谓山之岗壠坡阪。后汉书‘上壠阪,涉高岗’是也。” 明 章美中 《初秋感怀》诗:“亭皋云稍白,陇坂叶初黄。”
分類:山坡陇山
《國語辭典》:峻阪  拼音:jùn bǎn
山路斜上而陡起的部分。《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也作「峻坂」。
分類:陡坡
《漢語大詞典》:陇阪(隴阪)
亦作“ 陇坂 ”。
(1).即 陇山 。《文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汉 阳,欲往从之 陇阪 长。” 李善 注:“ 应劭 曰:‘ 天水 有大坂,名曰 陇阪 。’《秦州记》曰:‘ 陇坂 九曲,不知高几里。’”书·禹贡“因 桓 是来” 孙星衍 注引 汉 郑玄 曰:“ 桓 是 陇阪 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 隋 虞世基 《出塞》诗之二:“扬桴度 陇坂 ,勒骑上平原。”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唐 颜师古 注:“ 陇坻 谓 陇阪 ,即今之 陇山 也。” 明 何景明 《送贾君博之阶州》诗:“ 陇坂 盘云上, 秦城 向斗看。”参见“ 陇山 ”。
(2).山坡;高坡。陇,通“ 垄 ”。后汉书·冯衍传下:“上陇阪,陟高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 李白 《北上行》:“吸水涧谷阻,採薪陇坂长。” 王琦 注:“陇坂谓山之岗壠坡阪。后汉书‘上壠阪,涉高岗’是也。” 明 章美中 《初秋感怀》诗:“亭皋云稍白,陇坂叶初黄。”
分類:山坡陇山
《漢語大詞典》:陇山(隴山)
山名。 六盘山 南段的别称。古时又称 陇坂 、 陇坻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斤江水:“ 陇山 、 终南山 、 惇物山 在 扶风 武功县 西南也。” 唐 李洞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经陇》诗:“烟沉 陇山 色,西望涕交零。”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陇头 郭茂倩 题解引 唐 杜佑 通典:“ 天水郡 有大阪,名曰 陇坻 ,亦曰 陇山 ,即 汉 陇关 也。”
分類:陇山山名
《漢語大詞典》:泥坂
土坡。 唐 卢纶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泥坂望 青城 ,浮云与栈平。” 唐 徐凝 《送马向入蜀》诗:“雨雪经泥坂,烟花望 锦城 。”
分類:土坡
《國語辭典》:阪泉  拼音:bǎn quán
地名。位于今涿鹿县,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此处。
《漢語大詞典》:修坂
同“脩坂”。
长长的山坡。
分類:长长山坡
《漢語大詞典》:脩坂
长长的山坡。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无轨,改辙登高冈。脩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分類:长长山坡
《骈字类编》:兰坂(兰坂)
宋 钱惟演 秋夕池上 朱华接兰坂,绿荇溢鱼防。
《漢語大詞典》:长阪(長阪)
亦作“ 长坂 ”。 犹高坡。 汉 司马相如 《哀二世赋》:“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骏足思长阪,柴车畏危辙。” 宋 梅尧臣 《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老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黄质 《题晴窗读画图为顾某作》诗:“腾驤得骏足,长坂供奔驰。”
《韵府拾遗 阮韵》:龙坂(龙坂)
曾巩诗白日曈昽望龙坂
《漢語大詞典》:吴坂
亦作“吴山”。 古地名。即 虞坂 ,在 春秋 虞国 (今 山西 平陆县 )境内,又称 颠軨坂 ,道狭而险。传说 商傅说 隐于此。《续汉书·郡国志》:“ 大阳县 有 吴山 ,上有 虞城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昔騄驥倚輈於 吴坂 ,长鸣於 良 乐 ( 王良 、 伯乐 ),知与不知也。” 李善 注引《古今地名》:“ 寘零坂 在 吴城 之北,今谓之 吴坂 。”寘,零,一作“颠軨”。 唐 章孝标 《省试骐骥长鸣》诗:“力穷 吴坂 峻,嘶苦朔风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 吴坂 嘶騏驥, 岐山 集凤皇。”
分類:地名
《漢語大詞典》:嘶盐(嘶鹽)
语本 汉 贾谊 《吊屈原赋》:“驥垂两耳,服盐车兮。”谓骏马面对盐车悲鸣。喻贤才屈居贱役。 明 徐渭 《赋得风入四蹄轻》之四:“带烙成駢死,嘶盐了此生。 孙阳 何处是,泪尽 太行 程。”参见“ 盐车 ”。
《國語辭典》:盐车(鹽車)  拼音:yán chē
1.载盐的车。《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
2.比喻高才大贤受到屈抑,用非所长。《文选。贾谊。吊屈原文》:「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漢語大詞典》:汗血盐车(汗血鹽車)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词:“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参见“ 汗血马 ”。
分類:骏马车子
《國語辭典》:汗血马(汗血馬)  拼音:hàn xiě mǎ
1.汉时西域大宛国所出产的良种马。因其汗从肩膊流出,其色如血,故称为「汗血马」。西汉时李广利攻打大宛国,曾得此种马,贡献于汉武帝。也称为「汗马」。
2.千里马。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漢語大詞典》:牵盐(牽鹽)
战国策·楚策四载: 汗明 向 春申君 讲述:有匹年老的骏马,“服盐车而上 大行 ”,结果是“蹄申膝折”,“白汗交流”,仍上不了山。 伯乐 见之,为它卸下车辕而哭,马亦“仰而鸣,声达于天。”后遂以“牵盐”喻怀才不遇。 唐 陆龟蒙 《记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唐 李咸用 《投知》诗:“嘶风重诉牵盐耻, 伯乐 何妨转眼看。”
《漢語大詞典》:驱盐车(驅鹽車)
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驱盐车”喻任贱役。 清 顾炎武 《丈夫》诗:“矫首望 太行 ,努力驱盐车。” 王蘧常 注:“盐车,喻贤才之屈居贱役也。”
分類:贱役
《漢語大詞典》:骥伏盐车(驥伏鹽車)
典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 伯乐 之知己也。”后以“驥伏盐车”谓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宋 黄庭坚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驥伏盐车不称情,轻车肥马凤凰城。”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争奈尘埋,未逢鑑识,譬之剑沉 丰 狱,驥伏盐车。”
《國語辭典》:盐车(鹽車)  拼音:yán chē
1.载盐的车。《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
2.比喻高才大贤受到屈抑,用非所长。《文选。贾谊。吊屈原文》:「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漢語大詞典》:盐辎(鹽輜)
盐车。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均为人所劳,何必陋盐輜。”
分類: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