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七窍比干
 
剖心比干
 
比干剖心

相关人物
比干


《史记》卷三〈殷本纪〉~08~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典故
七窍凿开
 
混帝凿
 
混沌未凿
 
混沌窍
 
混沌凿
 
浑沌忧
 
无孔窍
 
窍凿存
 
窍凿混沌
 
窍凿浑沌
 
谋混沌
 
凿混沌
 
凿破浑沌
  
凿窃
 
凿开混沌
 
体貌隳


《庄子集释》卷三下〈内篇·应帝王〉~309~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简文云:「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有为,合和譬无为。」引崔(崔撰)云:「浑沌,无孔窍也。」

简释

凿窍:喻破坏自然,改变原貌。唐韩愈《嘲鼾睡》:“南帝初奋极,凿窍泄混沌。”


例句

自言混沌凿不死,大笑老彭非久视。 李咸用 临川逢陈百年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韩愈 嘲鼾睡二首之二

典故
万窍号呼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45~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号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
《國語辭典》:万窍(萬竅)  拼音:wàn qiào
自然界的千万洞窍。形容风声怒吼。《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唐。陆龟蒙〈杂讽〉诗九首之七:「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
《骈字类编》:一窍(一窍)
元史天文志景符之制以铜叶博二寸长加博之二中穿一窍若针芥然以方闼为跌一端设为机轴令可开阖榰其一端使其势斜倚北高南下往来迁就于虚梁之中窍达日光仅如米许隐然见横梁于其中问炀帝开河记于雍丘至大林之中有小祠庙叔谋访 村叟曰古老传呼为隐士墓其神甚灵叔谋不以为信将茔域发掘数尺忽又凿一窍嵌空群夫下视有灯火荧荧无人敢入者乃指使将官武平郎将狄去邪者请入探之叔谋喜曰真荆聂之辈也请齐东野语吴兴鄣南朱教授江行舟人忽报小龙见 祷之朱出视之小蛇也以箸夹入沸汤中蛇跃出自投于江却行波面盼朱再四乃没有顷片云霹雳烟雾蔽舟既而舟上有一窍如钱朱已毙于舟中矣又顾瑛玉鸾谣中虚一窍浑沌通上有连珠七星子 咏虎丘塔影诗塔倚高标立楼深一窍虚浑又庄子南海之帝为鯈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 沌鯈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仙金丹诸真玄奥诗为君指出神 窟一窍湾湾似月眉
《國語辭典》:七窍(七竅)  拼音:qī qiào
两眼、两耳、两鼻孔及口。《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平妖传》第一三回:「如要兴云,便想得一个阴气,起自丹田,渐觉满身都是云气充塞,从七窍中喷薄出来,瀰漫乾坤。」
《漢語大詞典》:众窍(衆竅)
众多的孔穴。《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后汉书·霍谞传》:“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於鼻目众窍毛髮之状,未有不然者也。” 唐 独孤及 《对诏策》:“夫长风吹而众窍号,则大无不动,细无不应。” 唐 李子卿 《夜闻山寺钟赋》:“其发地也,众窍怒兮羣籟起,既聋山兮復噎水。”
分類:众多孔穴
《漢語大詞典》:蚓窍(蚓竅)
(1).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语本 唐 韩愈 轩辕 弥明 《石鼎联句》:“时於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宋 刘克庄 《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公诗妙巧过 般输 ,蚓窍何堪和大儒。”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使山林者而与臺阁之事,蚓窍蝇鸣,岂谐《韶》《頀》。”
(2).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清 曹寅 《集唐诗跋》:“所谓奋虫臂者不足以示 晋鄙 之椎,矜蚓窍者不足以喻驱山之鐸。” 清 赵翼 《题〈敦拙堂诗集〉》诗:“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窍。” 金一 《心声》:“腐音溼响,纤态仄调;讋鲸呿於蛙鸣,谐凤吹於蚓窍。”
《國語辭典》:九窍(九竅)  拼音:jiǔ qiào
七窍及排尿口、肛门的合称。《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西游记》第一七回:「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漢語大詞典》:石窍(石竅)
石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英烈传》第七五回:“ 戴寿 因看山势,南有 赤甲山 ,北有 羊角山 ,彼此相望,便把两山分开石窍,用铁索子万条相连,横截关口。”
分類:石洞
《國語辭典》:孔窍(孔竅)  拼音:kǒng qiào
1.孔穴。人体的眼耳鼻口等孔穴。《韩非子。解老》:「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
2.人身的穴道。《西游记》第四一回:「却幸得八戒按摸揉擦,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也作「孔穴」。
《國語辭典》:凿窍(鑿竅)  拼音:zuò qiào
凿孔开窍。参见「凿浑沌」条。《文苑英华。卷五九八。唐。许敬宗。谢敕书表》:「伏开瑶检,等凿窍而睹虹霓。」
《漢語大詞典》:窍凿(竅鑿)
洞穴。 宋 苏舜钦 《和菱磎石歌》:“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
分類:洞穴
《漢語大詞典》:窍穴(竅穴)
洞穴;窟窿。庄子·齐物论:“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屋瓦皆镂:“ 余宗伯 屋瓦皆鏤窍穴千百,雨则散如真珠。”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生 看时,只见树根浮起处有个盏大的窍穴,那白老鼠兀自在穴边张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祇觉四面层绕,皆云气嘘鬱,时有窍穴钩连,空悬无上处。”
分類:洞穴窟窿
《國語辭典》:有窍(有竅)  拼音:yǒu qiào
有脑筋。《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贾姨却又在行有窍,凡来求他的子弟,必须人物俊雅,可中得小小之意。」
分類:犹在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