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八〈杜牧一·阿房宫赋〉~7744~2~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典故
相关人物
何胤


《南史》卷三十《何尚之传》附《何胤传》
初,胤侈于味,食必方丈,后稍欲去其甚者,犹食白鱼、鳝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门人议之。学生钟岏曰:「……仁人用意,深怀如怛。至于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奇,犷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木之不若,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算。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

例句

如含瓦砾竟何功,痴黠相兼似得中。 韩偓 味道

《國語辭典》:瓦砾(瓦礫)  拼音:wǎ lì
砖瓦、砂砾。泛指鄙贱的物品。《三国演义》第六回:「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要鍊得丹成,黄金与瓦砾同耳。何足贵哉?」
《國語辭典》:沙砾(沙礫)  拼音:shā lì
细沙子和碎石块。如:「道路整修工程正在进行中,到处都是沙砾。」
《國語辭典》:砂砾(砂礫)  拼音:shā lì
粗细不一的碎石。也作「沙砾」。
《國語辭典》:沙砾(沙礫)  拼音:shā lì
细沙子和碎石块。如:「道路整修工程正在进行中,到处都是沙砾。」
《漢語大詞典》:的砾(的礫)
光亮、鲜明貌。 唐 李邕 《崧台石室记》:“有巨石皆似蹲兽之类,叠花仰空,的砾琼脂,色如截肪。” 元 张宪 《槎洲歌》:“洲旁瑶草白似雪,琼林大树高可五百尺;樛枝的砾璚瑰葩,人间百世始一日。” 明 高启 《甘露降后庭柏树》诗:“芳穠蜂蜜滑,的砾蚌珠圆。” 清 赵执信 《绝句》之四:“玉盘的砾贮清冰,溼照云鬟嚲枕陵。”参见“ 的皪 ”、“ 的烁 ”。
分類:光亮鲜明
《國語辭典》:砾石(礫石)  拼音:lì shí
小石头。地质学上称由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小石子,通常直径介于2-64毫米。常沉积在河床或山麓和山前地带。《韩诗外传》卷三:「夫太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
《漢語大詞典》:银砾(銀礫)
(1).含银的小颗粒。 南朝 宋 王韶之 《始兴记》:“ 冷君 西北有 小首山 。 元嘉 元年夏,霖雨山崩,自巔及麓,崩处有光耀,有若星辰焉,居人聚观,皆是银砾,铸得银也。”
(2).比喻闪着银光的点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同刘谘议咏春雪》:“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 唐 李商隐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诗:“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国语辞典》:飞砾(飞砾)  拼音:fēi lì
飞扬的砂石。晋。张协〈七命〉:「冲飙发而回日,飞砾起而洒天。」
《國語辭典》:碛砾(磧礫)  拼音:qì lì
水浅而露出砂石。《抱朴子。喻蔽》:「夫琼瑶以寡为奇,碛砾以多为贱。」《文选。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
《漢語大詞典》:玉砾(玉礫)
白色碎石。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金沙玉砾粲可数,古镜宝奩寒不动。” 宋 杨万里 《暮热游荷池上》诗:“玉砾金砂一逕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分類:白色碎石
《漢語大詞典》:珠砾(珠礫)
(1).珍珠碎粒。 汉 朱仲 《相贝经》:“ 南海 贝如珠砾,或白驳,其性寒,其味甘,止水毒。”
(2).谓以珍珠当瓦砾。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鼎鐺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邐迤, 秦 人视之,亦不甚惜。”
(3).珍珠与砂砾。比喻好与坏。 元 柳贯 《文子方寓直翰林数日即以使往云南典选诗用识别》:“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
分類:珍珠砂砾
《漢語大詞典》:礓砾(礓礫)
小石。尔雅·释山“多小石,磝” 晋 郭璞 注:“多礓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何 为转运史,令人负礓砾自随,所至散之地,吏应对小误,则于地倒曳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薑石:“礓石,以形名,或作礓砾。” 清 朱彝尊 《清流关》诗:“入关少礓砾,客意始萧放。”
分類:小石郭璞
《國語辭典》:石砾(石礫)  拼音:shí lì
石块和沙砾。《淮南子。精神》:「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石砾也。」唐。康骈《剧谈录。卷上。御史滩》:「河南府伊阙县前临大溪,每僚佐有入台者,即水中先有小滩涨出,石砾金沙,澄澈可爱。」
分類:石块沙砾
《国语辞典》:土砾(土砾)  拼音:tǔ lì
小土块、碎石块。
《漢語大詞典》:秦宫块砾(秦宫塊礫)
犹言 秦 宫金珠。 宋 刘克庄 《满江红·丹桂》词:“月露晶英,融结做 秦 宫块砾。” 钱仲联 笺注:“ 杜牧 《阿房宫赋》:‘鼎鐺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邐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