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啖枣
 
如瓜大枣
  
安期瓜
 
枣似瓜
 
枣如瓜
 
枣如瓶
 
枣瓜可啖
 
海上瓜枣
 
瓜枣访安期
 
瓜样枣
 
觅枣瓜
 
食枣

相关人物
李少君
 
安期生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385~
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上·仙道〉~330~
汉武内传曰。李少君。字云翼。齐国临淄人。好道。入泰山采药。修绝谷全身之术。遇安期生。少君疾困。叩头乞活。安期以神楼散一匕与服之。即愈。乃以方干上。言臣能凝澒成白银。飞丹沙成黄金。金成服之。白日升天。身生朱阳之翼。艳备员光之异。竦则凌天。伏入无间。控飞龙而八遐遍。乘白鸿而九陔周。冥海之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师安期授臣口诀。是以保万物之可成也。于是上甚尊敬。为立屋第。

简释

安期枣:咏仙道,或称美瓜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例句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李白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典故
三峡词源
  
倒峡词源
 
倒挽峡流
 
倒挽峡流归笔底
 
倒流三峡
 
文倾三峡
 
沙头醉玉瓶
 
笔底三江
 
笔扫千军
 
笔端舌喷长江
  
词源三峡
 
诗思翻三峡
 
高吟三峡动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醉歌行〉【案:原注。别从侄勤(勤一作劝)落第归。】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词源倒流三峡水【词源倒倾三峡水】【词赋倒流三峡水】【词赋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只今生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汝身已见唾成珠【汝身即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春光澹沱秦东亭【春光潭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众宾已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典故
不识金貂重
 
相如酒渴对文君
 
脱貂贳醑
 
裘貂醉
 
解金貂
  
贳貂裘
 
醉当貂裘
 
金貂不抵银瓶贵
  
金貂换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阮孚
 
卓文君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瞻弟)阮孚〉
孚字遥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胡人遥集于上楹」而以字焉。初辟太傅府,迁骑兵属。避乱渡江,元帝以为安东参军。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时帝既用申韩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弃也。虽然,不以事任处之。转丞相从事中郎。终日酣纵,恒为有司所按,帝每优容之。琅邪王裒为车骑将军,镇广陵,高选纲佐,以孚为长史。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臣僶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转太子中庶子、左卫率,领屯骑校尉。
《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对饮。

简释

金貂换:文人狂放不羁,或喻喜好饮酒。唐温庭筠《寄卢生》:“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


例句

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

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井引银瓶
  
墙阴窥驻马
 
墙头女勾引马上郎
 
墙头梅下
 
玉簪中断
 
瓶堕簪折
 
瓶沉
 
瓶沉簪折
  
立马窥墙
 
银瓶引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新乐府: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妾弄青梅倚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闇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典故
井瓶身误
  
瓶沉金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六〈释宝月·估客乐〉~480~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例句

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李白 寄远十一首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白居易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典故
据胡床指点银瓶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少年行〉
马上谁家薄媚郎【马上谁家白面郎】【骑马谁家薄媚郎】【骑马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临阶下马踏人床】【临轩下马坐人床】【临轩下马踏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不通姓字粗疏甚】,指点银瓶索酒尝【指点银瓶酒未尝】。
典故
罍满磬瓶


《诗经·小雅·蓼莪》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汉·毛氏传:「瓶小而罍大。磬,尽也。东汉·郑玄笺:「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

例句

苹甘谢鸣鹿,罍满惭罄瓶。 韩愈 答张彻

典故

《毛诗正义·小雅·谷风之什·蓼莪》~436~
卫瓶之磬矣,维罍之耻。汉·毛氏传:「瓶小而罍大。磬,尽也。」汉·郑玄笺:「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
典故
瓶罄耻金罍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风之什·蓼莪〉~436~
瓶之磬矣,维罍之耻。汉·毛亨传:「瓶小而罍大,磬,尽也。」汉·郑玄笺云:「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恤寡。」
典故
渊明粟
 
瓶中储粟,有无能几

相关人物
陶潜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去来兮〉~986~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东坡志林》卷三〈四民·论贫士〉~66~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词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徵。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典故
挈瓶者


《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晋·杜预注:「挈瓶,汲者,喻小知。为人守器,犹知不以借人。」

例句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典故
如瓶李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李〉~465~
《鲁安生别传》曰:李少君曰:「钟山之李大如瓶。」
《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八〈果部五·李〉~4426~
《汉武内传》曰,李少君谓武帝:「溟海之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
典故
一钵一瓶


《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五〈陈情献蜀皇帝〉
河北江东处处灾【河北河南处处灾】,唯闻全蜀勿尘埃【唯闻全蜀少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奈菀幽栖多胜景【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
《國語辭典》:银瓶(銀瓶)  拼音:yín píng
1.汲水器。唐。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清。吕碧城 祝英台近。缒银瓶词:「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
2.酒器。唐。杜甫 少年行:「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3.浙江省城西湖畔的一口井名。相传岳飞有幼女,闻飞被害,抱银瓶投井而死,乡人祀之,乃将此井名为「银瓶井」,后人覆井筑亭取名「孝泉亭」,并称岳女为「银瓶娘子」。
《骈字类编》:铜瓶(铜瓶)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
唐 刘禹锡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唐 贾岛 送贞空二上人 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植者多至自天台四明包山句曲丛翠纷糅各可指名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 其二 藜杖移时挑细药,铜瓶尽日灌幽花。
唐 无可 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 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
宋 苏轼 夜过舒尧文戏作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漢語大詞典》:安期枣(安期棗)
传说中的仙果名。史记·封禅书:“臣尝游海上,见 安期生 , 安期生 食巨枣大如瓜。”后因有“安期枣”之称。 唐 元稹 《和乐天赠吴丹》诗:“冥搜 方朔 桃,结念 安期 枣。” 清 方文 《奉酬范质公司马》诗:“东风柔櫓别江沙,送我 安期 枣似瓜。” 郭沫若 《董老行》:“传食共分 秦侯 瓜,延年自有 安期 枣。”
分類:仙果
《漢語大詞典》:倒峡(倒峽)
(1).谓江水倾峡而出。 宋 朱熹 《同子澄及诸僚友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得万字》:“散目山崔嵬,纵轡路脩蔓。凭栏快倒峡,躋壑困脱輓。”
(2).比喻文章气势磅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搆》:“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芳。”
《國語辭典》:笔阵(筆陣)  拼音:bǐ zhèn
诗文写作时,于谋篇布局擘画等有如军阵。比喻写文章。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國語辭典》:貂裘换酒(貂裘換酒)  拼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晋人阮孚曾经以貂裘换取美酒。典出《晋书。卷四九。阮藉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劾,帝宥之。」后用以形容富贵者的豪放不羁。
《漢語大詞典》:金貂取酒
见“ 金貂换酒 ”。
《國語辭典》:金貂换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晋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换酒来喝。见《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贵者放荡不羁。如:「他一向出手豪阔,兴致一来,金貂换酒,一掷千金,丝毫不以为意。」
《國語辭典》:金貂换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晋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换酒来喝。见《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贵者放荡不羁。如:「他一向出手豪阔,兴致一来,金貂换酒,一掷千金,丝毫不以为意。」
《國語辭典》:墙头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爱慕。唐。白居易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2.杂剧名。元白朴作,演裴少俊与李千金相恋,私订终身的故事。因少俊过洛阳李氏园,于马上见墙头女子甚美,遂作诗投之而结缘,故称为《墙头马上》。
《漢語大詞典》:痴小(癡小)
幼稚;幼弱。 唐 王建 《送韦处士老舅》诗:“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宋 范成大 《樱桃花》诗:“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分類:幼稚幼弱
《漢語大詞典》:马上墙头(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恋之处。 宋 晁端礼 《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元 童童学士 《新水令·念远》套曲:“马上墙头,月底星前,窓间帘下,容易得欢洽。” 清 谢学崇 《念奴娇》词:“遮莫马上墙头,桃花人面,忍令春无主。”参见“ 墙头马上 ”。
《國語辭典》:墙头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爱慕。唐。白居易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2.杂剧名。元白朴作,演裴少俊与李千金相恋,私订终身的故事。因少俊过洛阳李氏园,于马上见墙头女子甚美,遂作诗投之而结缘,故称为《墙头马上》。
《漢語大詞典》:金瓶落井
犹言石沉大海。语本 南朝 齐 宝月 《估客乐》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嘆復坐思。”
《漢語大詞典》:瓶罍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唐 杜甫 《回棹》诗:“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新唐书·阳惠元传:“既行,有馈於道,惟 惠元 军瓶罍不发。” 宋 杨万里 《鲎酱》诗:“忽有瓶罍至,捲将江海来。”罍,一本作“ 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