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弩骀
 
方圆龃龉


《楚辞补注》卷八〈九辩〉~88~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凫雁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栖?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喂而妄食。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其弗济。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愿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例句

几年困方枘,一旦迷多岐。 吕温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圆凿而方枘,悲哉空尔为。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 杜甫 入衡州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杜甫 牵牛织女

乌鹊愁银汉,驽骀怕锦幪。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 韩愈 驽骥

典故
相关人物
屈原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24~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脩以菹醢。宋·洪兴祖补注:「枘……刻木端所以入凿。」又〈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夫邪佞在前面己以正直当之,其君不察,得罪必矣。
典故
圆枘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六〈孔颖达·春秋正义序〉~477~2~
然杂取公羊谷梁以释左氏,此乃以冠双履,将丝综麻,方凿圆枘,其可入乎?
《國語辭典》:枘凿(枘鑿)  拼音:ruì zuò
榫头和卯眼。语本《楚辞。宋玉。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器物上的榫头为方、卯眼为圆,或榫头为圆、卯眼为方则无法接合。故以枘凿比喻互相抵触而不相容。《新唐书。卷一四三。高适传》:「而言利者,枘凿万端。」
分類:榫头卯眼
《國語辭典》:凿枘(鑿枘)  拼音:zuò ruì
1.器物的卯眼和榫头。比喻相投合。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有文武之规矩,而无周吕之凿枘,则功业不成。」
2.圆凿与方枘。比喻不相合。《楚辞。宋玉。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女喜著之,幸不凿枘。」
《漢語大詞典》:方枘
方形的榫头。方枘不能入圆孔,比喻不相投合。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诗:“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骋雄才似建瓴。” 宋 秦观 《送刘贡夫舍人》诗之二:“ 观 也本诸生,早与世参商。方枘不量凿,交亲指为狂。”参见“ 方枘圆凿 ”。
《漢語大詞典》: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文子·上义:“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楚词》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漢語大詞典》:枘方
“枘凿方圆”的省语。比喻不调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圜,讹音之作,甚於枘方;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分類:不调调协
《國語辭典》:圆凿方枘(圓鑿方枘)  拼音:yuán zuò fāng ruì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参见「圜凿方枘」条。唐。陆长源 上宰相书:「今悉求温润美秀沉默宏宽者为之,盖北辕适楚、圆凿方枘,欲求扶倾愈疾,其可得乎?」
《国语辞典》:凿枘不入(凿枘不入)  拼音:zuò ruì bù rù
抵触而不相合。如:「他二人的思想南辕北辙,凿枘不入,怎可能长久合作。」
分类:抵触相合
《国语辞典》:凿圆枘方(凿圆枘方)  拼音:zuò yuán ruì fāng
圆凿和方枘。语本《楚辞。宋玉。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后比喻捍格不合。宋。秦观〈与苏公先生简〉:「比迫于衣食,彊勉万一之遇,而寸长尺短各有所施,凿圆枘方卒以不合。」
分类:方枘捍格
《漢語大詞典》: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文子·上义:“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楚词》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國語辭典》:方枘圜凿(方枘圜鑿)  拼音:fāng ruì yuán zuò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参见「圜凿方枘」条。《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唐。司马贞。索隐:「谓战国之时,仲尼、孟轲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漢語大詞典》: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文子·上义:“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楚词》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國語辭典》:方凿圆枘(方鑿圓枘)  拼音:fāng zuò yuán ruì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参见「圜凿方枘」条。唐。权德舆 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噫,一薰一莸,善齐不能同其器,方凿圆枘,良工无以措巧心。」
《漢語大詞典》: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文子·上义:“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楚词》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國語辭典》:圜凿方枘(圜鑿方枘)  拼音:yuán zuò fāng ruì
圆形的卯眼与方形的榫头无法接合。语本《楚辞。宋玉。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也作「方枘圜凿」、「方凿圆枘」、「圆凿方枘」。
《國語辭典》:圆凿方枘(圓鑿方枘)  拼音:yuán zuò fāng ruì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参见「圜凿方枘」条。唐。陆长源 上宰相书:「今悉求温润美秀沉默宏宽者为之,盖北辕适楚、圆凿方枘,欲求扶倾愈疾,其可得乎?」
《國語辭典》:枘圆凿方(枘圓鑿方)  拼音:ruì yuán zuò fāng
比喻捍格不入,互不相容。参见「枘凿」条。《好逑传》第一五回:「枘圆凿方,入于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