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五色东陵瓜
  
傍青门
 
卜隐青门
  
城东瓜
 
守瓜垄
 
寂寞种瓜
 
手种瓜圃
   
故侯瓜圃
 
东门瓜
 
东陵五色
  
东陵梦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晦迹
  
东陵种瓜
 
东陵老
 
无田种瓜
 
瓜垄访故侯
 
瓜田故侯
 
瓜荒
 
瓜送东陵
  
种瓜五色
 
种瓜侯
 
种瓜东门
 
芸瓜
 
觅故侯
 
卖瓜侯
 
邵平
 
邵平不见
  
邵平东陵
  
邵平瓜圃
  
邵平种
 
邵生瓜田
 
锄瓜士
 
隐故侯
 
青门五色瓜
   
青门种瓜
 
相关人物
召平

参考典故
青门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死近要离墓
 
眉前把酒劝
  
葬近要离
 
要离冢孤
 
近要离
   
相关人物
梁鸿
 
要离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梁鸿〉~2768~
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馀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閒,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典故
佳人锦瑟
 
锦瑟旁边醉
 
雨滴花腮胭脂落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江亭晚色静天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龙武新军经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何时重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案:钱谦益曰。此亦怀上皇南内之诗也。玄宗用万骑军以平韦氏。改为龙武军。亲近宿卫。于兴庆宫南楼。每置酒眺望。必由夹城以达曲江芙蓉苑。今深居南内。昔日之驻辇游幸。皆不可得。金钱之会。亦无复开元之盛矣。】【烂醉佳人锦瑟旁】。
典故
倩旁人为正冠
 
李下整冠
 
正冠
 
纳履生疑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相和歌辞·平调曲·君子行〉~263~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例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典故
偷向笛中传
 
天津桥上偷新阙
 
弄权疮痏
 
擪笛傍宫墙
 
玉笛天津
 
闻曲偷向笛中传
 
连昌游冶


《全唐诗》卷四百一十九〈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岁久无人森自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小年选进因曾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贺老琵琶擅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春娇满眼眠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李暮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案: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 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篴)。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明皇异而遣之。】。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万人歌舞涂途中】。百官队仗避岐薛【案:岐王范、薛王业。明皇之弟。】,杨氏诸姨【案:贵妃三姊。帝呼为姨。封韩、虢、秦国三夫人。】车斗风。明年十月东都破【案:天宝十三年。禄山破洛阳。】,御路犹存禄山过【御路独存禄山过】。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万姓无言泪潜堕】。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行宫门闼树宛然】。尔后相传六皇帝【案:肃、代、德、顺、宪、穆。】,不到离宫门久闭。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玄武楼前花萼废】。去年敕使因斫竹【去年因敕使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舞榭敧倾基尚在【舞榭敧倾台尚在】【舞榭敧倾基尚存】【舞榭敧倾台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鸟啄风筝碎珠玉】。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晨光未出帘影动】,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指向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却立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拣选皆言由至公】。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禄山宫里养为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忆得依稀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庙谋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努力庙谟休用兵】。
典故 
鲁酒旁围
 
鲁酒薄
 
鲁酒薄邯郸围


《庄子集释》卷四中〈外篇·胠箧〉~346~
唐·路德明《经典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行天子礼乐,勋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
《庄子集释》卷四中〈外篇·胠箧〉~346~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蹠之徒问于蹠曰:「盗亦有道乎?」蹠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蹠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淮南子》卷十〈缪称训〉~335~
福祸之始萌微,故民嫚之,唯圣人见其始而知其终,故传曰:「鲁酒薄而邯郸围,羊羹不斟而宋国危。」
典故
路傍人怪问


《全宋诗》卷一千一百一十六〈陈师道三·寄邓州杜侍郎 〉~2680~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后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慇勤。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道傍过者怪相问,共言杜母真吾亲。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谢上。名家从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我昔卧病老彭城,画船鸣鼓千里行。致书馈奠初未识,丁宁劳苦如平生。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还得否。忘年屈势不虚辱,公自为德吾何取。菊潭之水甘且洁,潭上秋花照山白。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孰先一州后四方,重金叠盖登庙堂。请从今日至云来,月三十斛输洛阳。
典故
七札贯
 
旁穿七札

相关人物
潘党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八〈成公·传十六年〉~476~
癸巳。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晋·杜预注:「党,潘尪之子。蹲,聚也。一发达七札,言其能陷坚。」

简释

七札贯:喻箭术精湛,或喻速度极快。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春波下数州,快若七札贯。”

典故
世间倚相
 
倚相在旁
 
倚相书
 
倚相读书

相关人物
倚相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五〈昭公·传十二年〉~794~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典故
争敢来近思旷旁

相关人物
阮裕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放弟)阮裕〉~367~
裕字思旷。宏达不及放,而以德业知名。……司空郗鉴请为长史,诏徵秘书监,皆以疾辞。复除东阳太守。寻徵侍中,不就。还剡山,有肥遁之志。有以问王羲之,羲之曰:「此公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沈冥,何以过此!」人云,裕骨气不及逸少,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殷浩,而兼有诸人之美。成帝崩,裕赴山陵,事毕便还。诸人相与追之,裕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至方山不相及。刘惔叹曰:「我入东,正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
《国语辞典》:傍人  拼音:páng rén
非当事人。《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总之,这件事,我也是个傍人,你也是个傍人。」
分类:当事人
《韵府拾遗 阳韵》:道旁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至下博城西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父老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光武驰赴之
分类:道旁
《國語辭典》:旁人  拼音:páng rén
局外人,没有关系而不相干的人。《乐府诗集。卷五八。琴曲歌辞二。南朝宋。鲍照。别鹤操诗》:「心自有所怀,旁人那得知。」《红楼梦》第七二回:「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
《國語辭典》:旁观(旁觀)  拼音:páng guān
在旁观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于是父子相持而哭,旁观之人无不堕泪。」《老残游记二篇》第八回:「今日到了这个光景,不要说受苦的人,就是我们旁观的都受不得。」
《國語辭典》:旁午  拼音:bàng wǔ
1.纵横交错。《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霍光》:「使者旁午。」唐。颜师古。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
2.比喻事物繁杂。如:「军事旁午」。《聊斋志异。卷一○。何仙》:「我适至提学署中,见文宗公事旁午,所焦虑者殊不在文也。」
3.四面八方。《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尔朱荣不臣之迹,暴于旁午,谋魏社稷,愚智同见。」宋。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 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时充贡献。” 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东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东陵侯 。 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唐 李商隐 《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 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扬州人召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分類:长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种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漢語大詞典》:青门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曾于 汉 初种瓜于 长安 青门 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写出青门故侯。”参见“ 青门瓜 ”。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漢語大詞典》:眉案
案,盛食物的短足木盘。据东观汉记·梁鸿传:载:“ 鸿 字 伯鸞 ,与妻 孟光 (字 德曜 )隐居避患,适 吴 ,依大家廡下,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 鸿 前仰视,举案常齐眉。”亦见《后汉书》本传。后以“眉案”为夫妇相敬的典故。 清 钮琇 觚賸·汤素畹:“眉案未输 鸿 与 耀 ,只愁时事正纷然。” 清 沈起凤 《谐铎·妙画代良医》:“男儿离绣幃三尺,便当跳入云霄,是非 梁伯鸞 ,谁能谨守眉案。”
《漢語大詞典》:魂傍要离(魂傍要離)
东汉 梁鸿 字 伯鸾 ,为避世高士,“及卒, 伯通 等为求葬地於 吴 要离 冢傍。咸曰:‘ 要离 烈士,而 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因以“魂傍要离”为称颂死者操守高洁之典。 清 王士禛 《挽姜贞毅先生》诗:“魂傍 要离 君爱弟,英灵来往怒涛飞。”
《漢語大詞典》:齐眉案(齊眉案)
矮脚桌。 宋 孙觌 《蜀妇新寡从何纯中读左氏戏呈纯中》诗:“一挥斵鼻斤,便举齐眉案。” 清 赵翼 《扈从途次杂咏·矮桌》:“或作齐眉案,侏儒所必需。”
《國語辭典》:齐眉举案(齊眉舉案)  拼音:qí méi jǔ àn
比喻夫妻相互敬爱。参见「举案齐眉」条。
《國語辭典》:鲁酒(魯酒)  拼音:lǔ jiǔ
鲁国酿制的酒,酒味淡薄。后泛指酒味平淡或普通的酒。唐。王维 送孙秀才诗:「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
《國語辭典》:鲁酒薄而邯郸围(魯酒薄而邯鄲圍)  拼音:lǔ jiǔ bó ér hán dān wéi
楚会诸侯,鲁、赵皆献酒,鲁酒淡而赵酒浓,楚的主酒吏向赵国求酒,赵不允。吏便以鲁淡酒换赵浓酒,楚王因酒淡兵围邯郸。典出《庄子。胠箧》。比喻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遭受牵累。如:「处世要戒慎小心,有时更要避免鲁酒薄而邯郸围,无辜受害。」
分類:展转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