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句因包含“大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方
第 72 句因包含“帝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帝乡
第 102 句因包含“天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人
第 106 句因包含“百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六
鸠摩罗什法师 十六国 · 释僧肇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夫道不自弘,弘必由人;俗不自觉,觉必待匠待匠故世高悟之期,由人故道小成之运。运在小成,则灵津辍流;期在高悟,则玄锋可诣。然能仁旷世,期将千载时师邪心是非竟起,故使灵规潜逝,徽绪殆乱。爰有什法师者,盖先觉遗嗣也。凝思大方驰怀高观,审释道之陵迟,悼苍生之穹蔼,故乃奋迅神仪寓形季俗继承洪绪为时城堑。世之安寝,则觉以大音;时将昼昏,乃朗以慧日思结颓网于道消,缉落绪于运。故乘时以会,错枉以正,一扣则时无互乡,再击则嵔嵏垒归仁于斯时也,羊鹿之驾摧轮六师车覆辙,二想之玄既明,一乘之奥亦显。是以端坐岭东,响驰八极恬愉弘训,而九流思顺。故大秦符、姚二大王师旅以延之,斯仁王也。心游大觉之门,形镇万化之上,外扬羲和之风,内盛弘法之术,道契神交,屈为形授。公以宗匠不重,则其道不尊,故蕴怀神宾,感而后动。自公形应秦川,若烛龙之曜神光恢廓大宗,若曦和之出𣞒融冶常道,尽重玄之妙;开邪悟俗,穷名教之美。言既适时,理有圆会,故辩不徒兴,道不虚唱,斯乃法鼓重震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天北矣。自非位超修成,体精百练,行藏应时,其孰于兹乎?以要言之,其为弘也,隆于春阳;其除患也,厉于秋霜,故巍巍荡荡乎,无边高韵。然隘运幽兴若人云暮,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乎大寺呜呼哀哉!道匠西倾,神轴东摧。朝曦落曜,宝岳崩颓六合昼,迷驾九迥。神关重闭三途竟开。夜光可惜盲子可哀罔极之感,人百其怀。乃为诔曰:
先觉登霞灵风缅邈
通仙潜凝,应真冲漠
丛丛九流是非竞作。
悠悠盲子神根沈溺
无指南,谁识冥度?
大人远觉,幽怀独悟
恬冲静默,抱此玄素
应斯乘运翔翼天路
既曰应运宜当时望
受生乘利形标奇相
襁褓逡远,髫𫍧逸量
不再经,悟不待匠
投足八道游神三向,玄根挺秀,宏音远唱。
又以抗节,忽弃荣俗,从容道门尊尚素朴
有典斯寻,有妙斯录,弘无自替,宗无疑族。
霜结如冰,神安如岳,外迹弥高,内朗弥足;
恢恢高韵,可模可因,愔愔冲怀,惟妙惟真
静以通元,动以应人,言为世宝,默为时珍。
华风既立二教亦宾,谁为道消
玄化方新。
自公之觉,道无不弘,灵风遐扇,逸响高腾
廓兹大方,然斯慧灯,道音始唱,俗网以崩。
痴根弥拔,上善弥增。
人之寓俗,其途无方
统斯群有,纽兹颓网。
顺以四恩,降以慧霜,如彼维摩,迹参城坊。
形虽圆应,神冲帝乡来教虽妙,何足以臧?
伟哉大人
振隆圆德,标此名相,显彼冲默
通以众妙,约以玄则
方隆般若,以应天北,如何运邅,幽里冥克?
天路谁通?
三途永塞。
呜呼哀哉
至人无为,而无不为,拥网遐笼,长罗远羁。
纯恩下钓,客旅上摛。
恂恂善诱肃肃风驰,道能易俗化能移时
奈何昊天,摧此灵规至真既往一道莫施。
天人哀泣悲恸灵祗
呜呼哀哉
公之云亡,时唯百六。
道匠韬斥,梵轮摧轴。
朝阳颓景琼岳颠覆宇宙昼昏,时丧道目。
哀哀苍生,谁抚谁育?
普天悲感,我增摧衄
呜呼哀哉
昔吾一时,曾游仁川,遵其馀波,纂成虚玄,用之无穷,钻之弥坚。
跃日绝尘,思加数年,微情未叙,已随化迁
如可赎兮,留之以千!
时无可待,命无可延,惟身惟人,靡凭靡缘。
驰怀罔极,情悲昊天
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又见《十六国春秋》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