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砥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砥柱
第 73 句因包含“圣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圣贤
第 81 句因包含“心,匪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心匪石
滟滪堆 南宋 · 薛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七、《全蜀艺文志》卷二、《历代赋汇》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六
蜀江汇而赴峡,势迫抑而腾掀
当江之冲,有堆屹然
爰停我桡,徘徊览观有会余心。
乃知大禹所以浚川不去此者匪特以杀水之怒。
四渎之长,江存滟滪,河存砥柱,则圣人意亦将有所寓焉。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器者物之物,道者物之先。
先乎物者,在人则存乎心者也。
所以宰制万物,岂一物所得而肩!
彼堆斯江,彼柱斯河,在物之石而器之下也,然洪水滔天不为之移,狂涛卷空不为之动,潦尽涨涸,岌乎峭坚,亘宇宙长存,阅陵谷变迁
而人之所以先乎物者,乃诱于知,乃逐于物,利之趋如水斯下,欲之炽如火斯燃,曾莫得止遏者,反兹石之不若,又安可不推其原!
纵而忘反,兹固弗道;
之无方,愈荡而偏。
禁而绝之者昧乎伦类,空而妙之者荒无径躔。
呜呼
无庐而居,无畔而田,卒穷露而奚归,宁耕获有年
曷不观于兹堆乎!
彼惟居其所者屹而固也,然后可以障狂之流川;
苟失其所而昧其居,吾知此心之不传
其居伊何,曰则自天。
理虽微而难明,实天命固然
自视听言动之间,以及君臣父子之懿,物必有则,理不可迁
切而思之,讲而明之,习而察之,谢无根潢潦,挹有本之源泉
眇乎其微,深乎其渊。
物有万变,事有万理,察乎其微者卓然不可易,然后可以蔽乎天地关乎圣贤
真知而后其行也果,必力行也而后其知也全。
敬恭朝夕,奉而折旋,兹孔、孟所以不倦不愠、不怍者,岂蹈白刃勇者所可得而言?
呜呼
人心之危匪石,而人欲之胜甚于水,吾观兹堆,而有感天则之严,是以讲学之怠,而述之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