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对“梅”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簟凉初熟麦,枕腻乍经梅。 唐·许浑 闲居孟夏即事
-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唐·白居易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 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 唐·白居易 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
- 偶因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 唐·朱庆馀 镜湖西岛言事
-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唐末至五代·徐夤 送王校书往清源
- 润浮梅雨夕,凉散麦风馀。 唐初·李峤 四月奉教作
- 杜馥熏梅雨,荷香送麦秋。 盛唐·崔翘 郑郎中山亭
- 槐路清梅暑,蘅皋起麦凉。 盛唐·卢从愿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 雨濯梅林润,风清麦野凉。 唐·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唐·戴叔伦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 麦苗剪剪尝新面,梅子双双带折枝。 南宋·范成大 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 雪里正当梅腊尽,民饥可待麦秋无。 北宋·黄庭坚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 其二
- 半明衣桁烘梅润,全为农家放麦秋。 南宋·杨万里 和昌英主簿叔久雨
- 故国丘陵多麦垄,新晴篱落有梅梢。 南宋·范成大 晨出蒋山道中
- 麦枯瘠土何时雪,梅糁疏林昨夜春。 南宋·范成大 晚步北园
- 天于麦垄犹悭雪,人向梅梢大欠诗。 南宋·范成大 海云回按骁骑于城北原时有吐番出没大渡河上
- 乍霁却阴梅酿雨,暂暄还冷麦催秋。 南宋·范成大 李翚知县作亭西湖上余用东坡语名之曰饮绿遂为胜概
-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北宋·梅尧臣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 麦苗吐穗初成实,梅子生仁已带酸。 南宋·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 其六
- 轻助雪痕归麦垄,暗随春气入梅枝。 北宋·王禹偁 立春日细雨
- 小穗闲簪麦,微酸细嚼梅。 南宋·陆游 初夏幽居杂赋七首 其一
- 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 北宋·苏轼 用前韵再和霍大夫
- 绿动连村麦,香吹到处梅。 南宋·陆游 冬日
- 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 南宋·张孝祥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 其二
- 白甚自矜梅淡伫,青回稍觉麦芊绵。 南宋·李流谦 枢相游吴园再用前韵
- 微阳欲动梅惊萼,馀润才沾麦放苗。 南宋·尤袤 甲午春前得雪 其一
- 肠断梅飘千树玉,眼寒麦浪一溪云。 宋·刘应时 酬平上人
- 梅花露白难誇客,麦本藏青预策勋。 南宋·姜特立 邸报改元得雪
- 土花晕壁迎梅雨,海燕将雏送麦秋。 南宋·陈造 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 其二
- 久留午梦梅黄雨,重索冬衣麦秀寒。 宋·高鹏飞 首夏
- 白里不知梅夺色,青边尤喜麦成苗。 南宋·楼钥 环村踏雪 其二
- 润添陇麦知年熟,影浸溪梅见月将。 宋·虞俦 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 其一
- 落梅未晓惊三弄,宿麦先秋定十分。 宋·虞俦 和汉老弟雪诗
- 色混江梅无眼目,润添陇麦有膏脂。 宋·虞俦 赋雪 其一
- 烟绵细麦添生意,风飐枯梅更有情。 南宋·韩淲 今年数日雪连年所少也
- 试灯夜静疏梅落,卖剑村深小麦滋。 南宋·刘过 雪中呈颜使君升坚 其一
- 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 南宋·陈文蔚 送赵国宜赴筠州户掾
- 天明忽暗酿梅雨,风暖又寒催麦秋。 南宋·王炎 江上为韩毅伯访得便舟
- 梅雨涨添春色酒,麦秋黄起寿炉烟。 南宋·项安世 六叔父生朝三首 其三
- 参差麦垄云屯重,零乱梅花雪片轻。 宋·喻良能 陪曹使君牧马寺劝农
- 梅天有雨金丸重,麦地无风翠浪閒。 南宋·华岳 重午
- 朝雨拍溪梅正熟,晴云烘路麦初秋。 南宋·韩元吉 送李直刚盐官县尉
- 梅花黯黯春将暗,麦垄青青饵欲香。 南宋·赵蕃 衢州城外
- 麦才覆土欣苏醒,梅久烘晴稍发挥。 南宋·程公许 正月二十日雪
- 雨肥渴动羹梅兴,风暖香传饼麦鲜。 南宋·赵希逢 初夏
- 江头雨涨梅同熟,陇上风清麦正黄。 南宋·黄干 和魏元明四月菊
- 寒梅正尔惭五出,茂麦悬知颂两歧。 南宋·洪适 腊雪应祈因成鄙语呈使君
-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南宋·黄公度 道间即事
-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南宋·赵友直 立夏
- 穿林已夺春梅早,夹陇潜滋夏麦丰。 北宋·陈襄 东园观雪
-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北宋·曾巩 岘山亭置酒
- 卑湿岂愁梅雨地,清和尤喜麦秋天。 北宋·韦骧 和董都官登城南楼
- 落魄暖春为麦地,阴沉溽雨近梅天。 宋末元初·戴表元 寒食
- 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 宋末元初·汪元量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 麦上早春谁漏泄,梅边穷腊自凋残。 北宋·彭汝砺 兵部敏叔颁示佳句谨依原韵
- 梅萼半红浑腊意,麦田微绿已春阳。 北宋·彭汝砺 和蒋孝严江行
- 岚光浓丽经梅雨,天气凄清正麦秋。 北宋·邹极 赤松寺书事
- 光添几夜梅窗月,暖望明年麦陇秋。 宋末元初·方回 雪后
- 鸣蛙雨细生梅润,飏燕风高报麦秋。 北宋·贺铸 送毕平仲西上
- 入麦未多三日雨,著梅先报万家春。 宋·郭印 咏雪
- 寒香委地梅无赖,嫩坼抽苗麦有功。 北宋·张耒 雪晴
- 阴天漠漠行梅雨,寒色萧萧报麦秋。 宋·孔平仲 寄经父
- 顿抽陇麦全如揠,欲绽江梅已可攀。 北宋·韩维 冬日喜雨呈稚卿景仁
- 望穷野麦绿不断,春入山梅香有馀。 北宋·李新 饮田家洞
- 窗外晓添梅意韵,田间春透麦精华。 宋末元初·吴泳 客中和程丞相雪
- 玉糁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麦连天。 宋·郭印 孙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诗因次韵并寄允迪以当别后一笑
- 膏雨任能滋宿麦,香风先已上寒梅。 宋·虞俦 和宋宰立春雨 其一
- 绿草晚烟梅雨发,朱藤馀萼麦风开。 北宋·周绛 太虚观
- 清香扑鼻梅林近,秀色凝眸麦垄新。 北宋·杨亿 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
- 细民共喜宜新麦,老子先须探早梅。 宋末元初·陆文圭 十月下旬骤寒小雪
- 雨滋长亩才抽麦,雪渍南枝欲放梅。 宋·李正民 和平叔 其二
- 谁家种麦曾名岭,今日寻梅且陟坡。 宋·董嗣杲 梅坡园
- 垄上麦芒犹绿嫩,枝间梅子渐青圆。 宋·曹勋 送杨子宽还临安寄钱处和
- 黄梅时候千门雨,老麦郊墟一望秋。 北宋·邵棠 苕溪道中
-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 宋·王之道 咏雪
- 春争残腊寒梅早,雨涩晴冬宿麦忧。 宋·张元干 次韵陈德用明府赠别之什
- 梅雨闻君醉山阁,麦风招我步濠梁。 宋·苏籀 次韵洪令三月晦见寄
- 梅子有情沿路熟,麦花无数及时开。 宋·吴可 豫章道中
- 麦云已有饱气象,梅雨又烦诗品题。 宋·朱翌 寄鸬鹚源方允迪江子我
- 隔篱梅半落,断陇麦初生。 宋末元初·仇远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 其一
- 梅因三弄少,麦赖六花多。 南宋·王阮 早春示陈元达一首
- 自知梅已熟,人报麦初登。 南宋·释文珦 嘉况
- 野梅酸味足,陇麦饵香浮。 南宋·陈宓 往行都至严州乌驻馆阻水留二日
- 归舟无麦载,去路有梅随。 南宋·胡仲参 次林庭植留别韵
- 麦丰来岁本,梅漏早春机。 宋·戴炳 次屏翁冬日韵
- 黄叶问梅路,青烟芟麦村。 南宋·陈著 游净慈道中
- 压麦嘉培本,封梅惜损花。 宋·戴炳 立春前五日得雪
- 麦润先春秀,梅清破腊年。 南宋·陈宓 山中
- 问麦雨多少,探梅春浅深。 南宋·戴复古 屏上怀黄伯高兄弟
- 侵衣梅溽雨,吹面麦秋风。 宋·喻良能 衢右道中 其一
- 麦天连涧冷,梅月夹山稠。 南宋·韩淲 次韵上饶 其一
- 遍滋畦下麦,并湿陇头梅。 北宋·宋祁 早春雨中因呈邑大夫
- 风多应秀麦,雨密不黄梅。 北宋·苏舜钦 暑景
- 庭梅辨红萼,垄麦覆黄芽。 北宋·苏辙 用林侄韵赋雪
- 江梅初弄雪,垄麦旋收新。 北宋·郑侠 和孟坚二月晦同出城 其一
- 薄雨梅含核,温风麦擢芒。 北宋·贺铸 早夏
- 最惜庭梅谢,犹欣垄麦新。 北宋·张耒 晨起雨霁作
- 麦秋最凉冷,梅雨半阴晴。 宋·许景衡 送黄元宾还乡
- 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 宋·王之望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其五
- 麦风能起柁,梅雨不鸣江。 宋·汪藻 过临平二首 其二
- 野润蒸梅雨,天寒张麦秋。 宋·邓深 解舟
- 短绿行穿麦,高红仰嗅梅。 宋·晁公溯 出郊
- 旧约梅开日,俄经麦秀时。 南宋·周孚 促赵彦章山行
- 树树梅花下,芊芊麦秀边。 南宋·赵蕃 立春日自城还县道中作
-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南宋·赵蕃 常山道中二首 其一
- 溽思梅雨后,寒厌麦秋晴。 南宋·释居简 雨后复旱呼海嵎山龙浃旬复大霔 其一
- 四月麦秋后,江南梅雨临。 南宋·韩淲 雨中 其一
- 已喜疏梅发,遥知细麦生。 南宋·韩淲 雪作 其一
- 梅林催皑皑,麦垄长蔪蔪。 南宋·洪适 前韵虽险用之未尽掇其馀复成三百言
- 横溪月澹梅宜腊,平野风閒麦有秋。 金·王仲元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 其一
- 梅园正好和新萼,麦垄偏工润槁苗。 金·李奎报 对春雪偶吟。得长句二十六韵。奉寄芸阁李学士需,秋部河郎中千旦,内省李起居淳牧
- 下马正逢梅子雨,劝农须趁麦花秋。 元末明初·谢应芳 送梅州判之昆山
- 麦畦水漫人疏浚,梅驿泥融客问程。 元末明初·陶宗仪 十日喜晴
- 向阳溪岸梅先白,得雨山田麦渐青。 元·袁士元 寄小溪周复礼
- 梅梁水涸鱼龙远,麦陇沙乾雁鹜稀。 元末明初·宋禧 送岑山人
- 湖边雪尽梅应早,吴下春迟麦尚寒。 元·善住 春日至钱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
- 啼鸟园林梅雨歇,系牛门巷麦风来。 元·丘元镇 绿阴
- 宿麦抽晴早,寒梅破腊新。 元·黄镇成 冬春连雪
- 麦收风涨暑,梅熟雨留寒。 元·范梈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
- 宫妆梅粲粲,野秀麦蔪蔪。 元末明初·贝琼 丙辰立春日大雪二十韵在凤阳作
- 别袂逢梅雨,归期指麦秋。 元末明初·苏伯衡 送王希旸编修使交趾
- 雨来恰及梅黄候,春去犹馀麦秀寒。 明·文徵明 夏意
- 岭路过时梅未摽,乡园归日麦应秋。 明末清初·陈恭尹 赵秋谷自潮州至即归其乡诗以送之
- 宫梅苑柳春先入,陇麦畦蔬愿不违。 明末清初·施闰章 二月二日雪
- 熟梅将雨鸠呼急,刈麦连云雉陇平。 明末清初·龚鼎孳 午日临淮道中 其一
- 踏麦遽堪寒叶翠,看梅无那腊花舒。 明·李梦阳 冬归繁台别业漫兴
- 麦风将变候,梅雨忽崇朝。 明·林鸿 暮春游林七钦园亭得朝字
- 人家梅雨色,衣袖麦秋寒。 明·王世贞 怀柔道中
- 高标一任寒梅得,馀润偏宜宿麦含。 明·顾璘 对雪二首 其一
- 江麦秀期欣可卜,陇梅开兴恐难禁。 明·边贡 答殷石溪雪中见寄二首 其二
- 腊意护梅香未落,土膏滋麦绿将匀。 明·邹赛真 新春感怀
- 草色千村梅雨暗,蝉声两岸麦风和。 明·王立道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 梅雨初晴莺语软,麦秋方稔燕声频。 明·金麟厚 大殿端午帖
- 城边宿麦有生意,江上野梅吹暗香。 明·朱朴 元夕后值雪登西楼
- 剑阁啼猿梅雨夜,锦江驻马麦秋天。 明·靳学颜 草桥即席寄以腾
- 梅梢半著交加重,麦陇平铺顷刻匀。 明·潘希曾 辛卯立春日即事
- 在道怕逢梅雨日,还家应趁麦秋天。 明·尹铉 送梧阴令公朝天
- 寒威不放庭梅绽,馀润旋催陇麦芽。 明·李埈 山窗咏雪。寄愚谷
- 寒梅待伴如相约,宿麦呈祥似有情。 明·高敬命 雪中。复叠韵。奉呈白麓
- 故乡门巷经梅雨,客路山川到麦秋。 明·卢龙云 杨青驿
- 赤日喜沾梅子雨,微风时送麦花秋。 明·卢龙云 送罗尊生太学南归
- 风峭未愁梅蕊怯,雨霪偏恐麦芽妨。 明末清初·李安讷 二月二十一日夜。大雷电而雨。二十二日风雨晦冥。夜又大雨。二十三日朝。雪满山颠。天日清朗。及午蒙霿。乍晴乍阴。雨雹交下。北风甚冽。气象变幻。节候乖错。吁可骇也。戏书以志之
- 冲泥不避粘梅片,踏雪须防损麦苗。 明·韩日缵 轺中即事
- 春寒野店梅犹早,雪尽山田麦始青。 明末清初·姜柏年 路中偶吟 其一
- 陇麦黄时初作客,腊梅开后未归家。 明末清初·姜柏年 送李侄舟也还小山 其一
- 麦种未青方破甲,梅稍先白已交柯。 明末清初·曹勋 长至后三日大雪
- 十亩稻孙梅雨足,三春燕子麦秋长。 明末清初·彭孙贻 寄题徐道力玉禾堂
- 南陇雨晴梅已熟,西畴风暖麦方秋。 明·亢思谦 首夏即事
- 东风白卸梅溪雪,细雨青回麦陇云。 明·区越 元日迎春
- 剖竹几闻岐麦咏,茇棠曾采摽梅歌。 明·柳方善 挽李令公
- 晓润行装梅雨细,寒惊乡梦麦秋深。 明·谢缙 送钊上人
- 翠翻垄麦风吹暖,黄动林梅雨绽肥。 明·徐居正 题兔山村墅 其二
- 香饼已传邻舍麦,酸浆又报后园梅。 明·徐居正 谩题
- 尽日长风翻翠麦,连朝小雨熟黄梅。 明·徐居正 长湍西轩。与崔斯文同赋
- 黄梅篱落千家暮,宿麦平畴一望秋。 明·崔淑精 七家岭遇雨
- 梅天雨歇诗魂醒,麦浪风高酒价低。 明·洪贵达 过三河县
- 闸水正添催麦雨,酒杯频送熟梅天。 明·林光 与杨居敬大尹叙别
- 三白定占春麦熟,六花不让早梅开。 明·程通 敬和春雪诗韵
- 轩窗小润值梅雨,帘户轻寒迎麦秋。 明·胡俨 村居即事十首 其五
- 一路春风梅正发,几家冬雨麦初肥。 明·程敏政 道中与敏德弟联句
- 陇麦廉纤如妒客,庭梅清瘦欲惭吾。 明·程敏政 新岁大雪用元日韵
- 梅花红褪墙头雪,麦叶青回垄上秋。 明·王鏊 宿卢氏芝秀堂留别师邵师陈二首 其一
- 江梅已谢红堪恋,垄麦初芽绿渐归。 明·李宜茂 山村偶成
- 占年有喜先知麦,拟赋无能且用梅。 明·顾清 和孚若咏雪三首 其一
- 出土麦苗还自秀,傍岩梅蕊为谁含。 元末明初·李昱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其七 对雪怀池文仲
- 沿溪雪涨经梅雨,压垄云黄动麦秋。 明·程敏政 送甘同守入贺圣节兼有考绩之行
- 节去梅犹夏,时祲麦不秋。 明·区大相 奉使周藩发都亭作
- 麦送新秋至,梅迎小雨来。 明·徐居正 到广州村舍
- 花褪梅留片,茅抽麦遍畦。 明·郑真 雪诗
- 耰麦便温土,观梅立小亭。 元末明初·陶安 冬暖
- 麦风吟短帽,梅雨湿轻尘。 明·吴实 四月初一到和州府家城驿
- 陇麦占秋兆,林梅乱雪声。 明末清初·阮大铖 雨中同丰之迟应庚不至 其一
- 宿麦雪深覆,早梅春欲回。 元末明初·成石璘 送江原郑观察使
- 汉皇思麦饭,魏帝指梅林。 明·区大相 既渡滹沱劳徒御作
- 宫额看梅缀,农情待麦蔪。 明·程本立 臈日值雪次贝先生二十韵
- 放船梅雨绿,问店麦秋黄。 明末·黄淳耀 归自南都咏怀四十韵寄呈豫瞻铨部
- 不识梅花白,惟誇麦子黄。 明末清初·释函可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十二
- 陇麦秋先到,林梅雨未晴。 明·徐居正 原平村店。晓发
- 历乱参梅片,联翩压麦芽。 明·王弘诲 春雪
- 一饱思坡麦,閒吟嗅野梅。 明·储巏 元日雷雨三日雨雪仍雷四日雪
- 忆乡梅正熟,为客麦频秋。 明·白光勋 大平楼喜雨之作。次竹堂松堂之韵 其二
- 律随梅雨至,斗与麦秋回。 明·李宜茂 仁粹王大妃殿端午帖字 其二
- 弄寒迟麦候,积素妒梅妆。 明·顾璘 春雪
- 雨麦虚看秀,风梅实抱酸。 明·边贡 汶上寄王工部舜夫二首 其二
- 别宴当梅雨,官程过麦秋。 明·边贡 送刘博之参政南阳二首 其一
- 风过梅苞瘦,阳回麦垄宜。 明·陆深 咏雪
- 涨麦南风小,黄梅小雨馀。 明·李荇 题宜宁家壁上 其一
- 唤鸠梅雨暗,飞燕麦天和。 明·严嵩 入白芒朱陂
- 麦秀含秋色,梅黄映日晖。 明·丁寿岗 端午。呈君度 其二
- 近郊微见麦,隔水忽看梅。 明·张羽(凤举) 严州新春用林南川郡博韵
- 麦喜连畦润,梅怜满砌芬。 明·柳思规 大雪终日
- 梅花一笛后,麦雨小溪前。 明·成汝学 奉寄双溪 其八
- 麦胎成翠陌,梅子结青枝。 明·沈彦光 述怀排律五十韵
- 疏梅临竹岸,细麦拥茶园。 明·程敏政 淳安道中用渔梁坝韵
- 岭雨酸梅子,村烟饭麦仁。 明·洪贵达 送黄海监司李蕃仲
- 梅沾黄可嚼,麦湿翠难炊。 明·权好文 草堂雨中
- 苦无梅夏雨,空有麦秋风。 明·崔岦 妙和卷韵
- 麦萌被垄安村舍,梅片漫山拓地垠。 清·钱载 恭和御制雪元韵
- 江梅肥绽迎銮辂,陇麦青含达帝畿。 清·钱载 恭和御制元旦日雪元韵
- 晴久麦芽初得雨,春迟梅蕾未开花。 清·赵翼 巨超练塘两诗僧自焦山过访枉诗投赠即次送别
- 荒后人情皆望麦,腊前花信暗催梅。 清·赵翼 戊辰元日
- 樵归梅半斧,候暖麦将秋。 明末清初·宋琬 和曹顾庵学士湖舟泛雨 其二
- 力殚梅雨候,坎掩麦风秋。 清·钱载 埋白驴
- 出门梅落后,归路麦黄时。 清·袁枚 客怀 其五
- 庭院香生梅馥馥,田畴青润麦芃芃。 清·六十七 新雨
- 装梅宫植舒梅萼,利麦盆签润麦芽。 清·弘历 复雪
- 滋护麦根才仲月,芳迟梅蕊待江南。 清·弘历 二月朔日复雪
- 寒勒梅岩红始吐,润含麦坂绿方蕤。 清·弘历 即事
- 梅朵落同蓂荚尽,麦芒润逼菜花新。 清·弘历 三月晦日锦春园即景
- 滂配早占陇麦护,攒团似助盎梅芬。 清·弘历 雪
- 空霏麦粒宜陇麦,林染梅英映殿梅。 清·弘历 雪
- 无边麦陇关心久,是处梅花记手栽。 清·洪亮吉 元夕与朱方伯陈司马步月至舣舟亭
- 装梅宫植舒梅萼,利麦盆签润麦芽。 清·弘历 复雪
- 空霏麦粒宜陇麦,林染梅英映殿梅。 清·弘历 雪
- 装林忽讶开梅萼,亚垄偏欣润麦苗。 清·弘历 雪
- 春屏芳已催梅蕊,雪象辉知润麦芽。 清·弘历 新正重华宫
- 纽芽麦陇增滋润,较色梅盆待咏哦。 清·弘历 夜雪
- 如酥脉脉沾梅蕊,似絮微微润麦苗。 清·黄淑窕 首春八日微雪家大人限韵
- 南枝的皪舒梅萼,大地沾濡润麦苗。 清·弘历 正月十六日赐宴联句
- 枝头沾润梅先放,陇上涵濡麦正芃。 清·庄年 和六给谏除夕前一日得雨喜而有作原韵
- 晚风深院梅仍蕾,春雨空山麦已耔。 清·翁方纲 除夕前一日试韶郡诸生示梁陈两司训二首 其二
- 独慊素输梅已放,群欣润趁麦方封。 清·弘历 雨
- 瓦疏入夏遭梅雨,粮尽经旬接麦秋。 明末清初·钱澄之 五月还江村即景 其八
- 朝檐晒药经梅雨,午榻披衣受麦风。 清·金履万 初夏幽居
- 霁景政新梅过雨,民忧暂纾麦登场。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次韵酬遂山雪陆
- 薄有如无梅熟雨,乍寒能暖麦黄风。 清·申纬 初夏遣兴 其二
- 陇麦因风吹浪细,林梅冒雨作花新。 清·彭孙遹 吕城雨泊
- 竹醉才醒梅雨后,蚕眠初觉麦秋前。 清·赵持谦 中夏
- 莺残驿路梅迎雨,蚕老田家麦欲秋。 清·任埅 次韵赠别族侄公辅
- 诗吟东阁梅收雨,歌颂西畴麦有秋。 清·任埅 送李伯瞻赴忠州
- 鹁鸪啼里迎梅雨,桑柘疏时放麦晴。 晚清·李慈铭 友人陈閒谷归自富阳闻其贫甚作诗招之
- 促膝挑灯梅雨夜,充饥洗瓮麦秋天。 清·李裕元 郑周溪自京来访。后数日。李台源命又自德沼来访。用耆社韵。成一诗。分送两处
- 黄梅应节摽乾腊,绿麦临秋馈碾䬯。 清·弘历 初夏江村
- 酒醒林屋凝梅润,梦踏郊原涨麦波。 清·赵冕镐 喜雨晴
- 萌馀陇麦沾仍绿,坼后檐梅润更香。 清·赵观彬 江楼咏雪。与金性汝,辛国辅。拈韵联句
- 梅图点笔消寒尽,麦陇翻犁启蛰先。 清·祁寯藻 喜雪答蒋霞舫
- 江上野梅迎夏熟,淮南秀麦入秋寒。 清·邓廷桢 端忧
- 青蛙夜鼓梅天雨,黄犊晨犁麦气寒。 清·王季珠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五
- 闲情坐想寻梅处,丰兆行看有麦辰。 清·洪柱国 腊月十七。终夜大雪。江楼朝起。四望一色。有一渔翁披蓑垂钓。宛是柳州诗上语也。口号记所见
- 一年已过梅黄雨,五月初逢麦熟天。 清·金履万 閒居自适 其一
- 麦天晨自润,梅雨午多阴。 清·祁寯藻 赋得几日秧田绿似针
- 探梅愁冻合,洒麦听欢胪。 清·邓廷桢 八箴堂雪与诸子侄戏押强韵
- 淑气催梅蕊,丰徵验麦人。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立春日雪
- 宿麦连云秀,残梅作雪飞。 清·谢庭兰 暨阳上元
- 梅炎当夏荐,麦气向晨浮。 清·祁寯藻 赋得麦气迎秋
- 波生梅雨后,气动麦凉时。 清·权斗经 是行独留宜仁数日。更与诸君作丹砂峡泛舟之游。次老杜丈八沟纳凉韵
- 麦秋赡鹤料,梅雨损书装。 清·申纬 次韵鹤亭夏日闲居
- 咏梅同水部,助麦访希文。 清末民国初·裴景福 偕熙伯登千平山访范芷阶留宿而归
- 夏浅还宜麦,春残已作梅。 清·吴之振 过福严寄璿鉴上人
- 西路逢梅雨,南风近麦秋。 清·权斗经 同荷塘从兄将向龟潭。路上遇雨。还宿三溪
- 尘清梅雨过,田近麦凉分。 清·权斗经 初夏池亭夕霁。同诸侄呼韵。即事 其二
- 天机梅早晚,野事麦阴晴。 清·赵观彬 过独亭李友庄。又用前韵
- 麦亩冬无雪,梅窗夜有风。 清·赵观彬 夜坐
- 晒药经梅雨,分秧近麦秋。 清·金履万 夏日即事
- 鸟滑看梅后,牛肥种麦前。 清·赵观彬 又次元日韵 其二
- 那惜庭梅瘦,端欣陇麦肥。 清·弘历 夜雪
- 为因收麦候,却恐作梅霖。 清·弘历 微雨
- 泽知含麦润,色祇逊梅香。 清·弘历 雪
- 宁为催梅发,惟图护麦融。 清·弘历 生冬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十六
- 梅片连飞白,麦苗滋蔚青。 清·弘历 雨
- 金篆㷒梅殿,玉华沃麦坡。 清·弘历 除夕
- 麦垄从添润,梅村欲放葩。 清·弘历 腊八日雪
- 未妨衣履沾梅雨,尚有箪瓢供麦秋。 现当代·程坚甫 壬戌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