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对“沈”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沿门索饭终难饱,把镜窥花久则沈。 明·郑经世 正月二十三日夜。梦侍晦庵先生坐。俄而象山公至。相与接膝。余谓象山曰。公门学正如人夜坐水中。自谓星月尽在吾脚底。象山谓晦庵曰。缘公广为论说。致令后生辈疑我。我何尝作如此说话耶。晦庵云。我不曾将公说话说与后生。只是著之文字。后生辈自能觑得破耳。象山遂以手指画余掌作字曰。多言害道。宜无言。若有以密付者然。余曰。此正是禅家莫把金针度与人底言句一般。觉而思之。禅家瞑目注想。求以识心见性。恍惚之间。略见些个影子。便谓有所解悟。洞见光明闪烁。万物皆备于此。而不知其所见者非真道体也。梦中星月之喻。似有此意。但如此取譬。既不曾见之于简编中。又不曾思之于心虑上。忽于梦寐之际。对陆老发之。虽未见其亲切的当。而亦非无义之谵言也。遂记之。将以就正于君子。因次鹅湖钦韵。得二律道所感云 其一
- 烟沈下渚闻渔唱,风饱曾滩上海帆。 明·许筠 渡锦江
- 官树沈江雾,商帆饱峡风。 明末清初·金得臣 道上望骊州
- 古人去我日沈岭,新恨满怀帆饱风。 清·沈昌宇 狼山大观台 其二
- 斯事消沈久,群生醉饱馀。 现当代·曾克耑 林蔚文丈属题虎口馀生图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