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对“归”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 盛唐·王维 送崔兴宗
-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 中唐·韩愈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 东顾辞仁里,西归入帝乡。 唐·白居易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
- 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唐·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其一
- 北顾犹关虑,西归已卷怀。 南宋·刘克庄 挽崔丞相三首 其一
- 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嶂坐忘归。 北宋·赵抃 题毛维瞻懒归阁
- 青云有路那足顾,白发满头胡不归。 北宋·司马光 酬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 金印旋成龟左顾,瑶箱尝认燕双归。 北宋·王圭 送向防禦出守淮阳
- 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 北宋·王令 寄束伯仁
- 叔夜相思能肯顾,子猷乘兴却言归。 宋·张守 赵约不远千里命驾相过中道寄示三诗姑和答一篇
- 层霄犹降顾,治世独知归。 北宋·刘敞 凤览德辉
- 西顾忧全释,东归请继陈。 北宋·强至 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韵
- 龙顾青山开宅舍,鹤归华表离风尘。 元·成廷圭 挽郁谦德处士 其一
- 独归华表叮咛语,谁顾盐车俛仰鸣。 元末明初·丁鹤年 上武昌太守傅藻
- 空矜昼锦东归日,况值宵衣南顾时。 明·王世贞 考绩至淮闻有大司寇之命便道抵家即事有感 其一
- 天下二归心属舌,隆中三顾道存伊。 明·沈周 读出师表
- 悬火已促归,芳草犹回顾。 明·杨慎 五月四日蔡龟崖太守邀会于三塔寺大观堂分题得橚槛观澜分韵得雾字
- 马顾横桥水,僧归别路松。 明·袁宏道 书所见
- 自有阮生青眼顾,也如江总黑头归。 明·郑真 送胡廷干归松江
- 如何士马东归日,犹是朝廷右顾时。 明·李应徵 登蓟门望塞外有感二首 其一
- 公意但知宾不顾,我情唯愿客无归。 明末清初·李敏求 奉别黄监军过海 其二
- 危巢鹊顾香台饭,暗路人归古殿灯。 明末清初·陈子升 入光孝寺宿自先上人兰若
- 罗子收来忘北顾,楚军散尽想东归。 明末清初·毛奇龄 岳州大捷奉和高阳宝坻益都三相公喜赋原韵六首 其三
- 顾眄心先醉,归来梦亦疑。 明·高敬命 见堂
- 顾兔辉凝鳷鹊瓦,归鸦寒集凤凰楼。 清·弘历 冬夜遣兴 其一
- 归政讵忘苍赤爱,顾儿应慎雨旸求。 清·弘历 志事新正降旨加赈例也昨年蒙天佑各省有收者多惟闽省漳泉微有偏灾已屡加优恤今岁新正无可加赈者诗以志幸
- 南顾难忘孤客地,北归将慰病亲心。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送玄舜韶归沔川
- 归先落漠空文藻,顾叟栖皇自隐沦。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读震川亭林两集至项脊轩记及悼亡诗
- 局尽同归终配祀,隆中三顾宁相猜。 当代·幻庐 白帝城
- 青山归落日,老子顾长沙。 当代·姚佳 长沙
- 归池仍缩壳,顾我肯回头? 当代·李达 妻为儿买龟种于瓦盆今携至护国寺放生戏题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