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对“悲”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 盛唐·李白 寄当涂赵少府炎
- 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 唐·温庭筠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 其二
- 几处别巢悲去燕,十年回首送归鸿。 唐·赵嘏 寄浔阳赵校书
- 白发多悲感,皇华倦送迎。 北宋·王禹偁 官舍偶题
- 凄凉好饮悲春酒,閒暇犹吟送老诗。 北宋·吕陶 郡斋春暮
- 有底尊前悲节物,只应醉里送生涯。 宋·虞俦 和九日南坡小集
- 柳外悲萧度,松间送骑回。 北宋·张方平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三
- 故国悲王粲,年光送李频。 宋·王洋 和谹父留别 其一
- 横槊悲秋塞,凝香送夕阳。 南宋·魏了翁 史合州挽诗
- 送子独无友,悲秋空病身。 北宋·刘敞 送王子直还斤沟
- 客舍故人那用送,异乡游子不胜悲。 金末元初·李俊民 别合阳申伯福昆仲
- 杨柳矶头悲昔日,凤凰台下送斜晖。 元末明初·陈谟 闰五月二十七日发金陵简同舟者
- 孤城一相送,岐路不胜悲。 明·何景明 送柴先生二首 其二
- 独送还乡路,翻悲竟夕欢。 明末清初·龚鼎孳 送秀升还里即和其留别韵 其一
- 风尘满眼悲繁鬓,离合伤心送暮年。 明·申钦 送体素赴醴泉郡 其三
- 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 明·卢龙云 九日登丛台
- 悲吾愿往今生已,送子情驰昔至然。 明·申光汉 送柳参判叔春赴燕都
- 空悲老骥思千里,几送归鸿抚五弦。 明·高敬命 奉酬枫岩叙怀,慰穷,寄酒 其一 叙怀
- 数腔牛背悲凉笛,三叠城头送别笳。 明·金时习 望蓼原
- 俗来俗去忘迎送,花谢花开懒喜悲。 明·李石亨 山中
- 惨惨送丹旐,萧萧悲白杨。 明·郑昌冑 挽李江陵
- 镜里悲霜鬓,愁边送岁华。 明·郑惟一 梅轩琴伯任席上。复次前韵。留别
- 送子怀章去,悲吾拄笏留。 明·洪可臣 赠安通川景容
- 穷遇悲孤调,残秋送独行。 明末清初·葛一龙 送实父弟归便往嘉定因寄徐女廉龚仲和
- 有怀悲逝水,无语送飞鸿。 明末清初·凌义渠 自邯郸之磁州 其一
- 促织悲清露,飞萤送落星。 明·胡俨 夜坐
- 驻骖悲急景,阕乐送悬湍。 明·皇甫涍 送王道思
- 从来节物悲游子,如此江山送落晖。 清初·查慎行 九日三山舟中有怀德尹近得家信闻弟已渡淮
- 江声悲谢朓,花样送卢仝。 清·舒位 走答仲瞿留别之作即效其体 其一
- 倭堕睡残悲数病,扊扅炊尽送遐征。 清·王炜(辰若) 感怀二首 其二
- 易水几年空送客,重阳何处不悲秋。 清·刘大櫆 九日城南登高
- 居然落木悲秋日,又是登山送客人。 清·南龙翼 翌日。携子直登云水庵小酌。待李同甫,乐甫兄弟。更次前韵
- 潘郎览镜悲秋晚,宋玉登山送客归。 清·南龙翼 幼能叠次前韵。更步以答。仍寄载迩
- 白日凭鞍送,秋怀闻角悲。 清·申靖夏 长厚院道上
- 醉中悲壮志,客里送残年。 清·敦诚 腊月二十五日夜宿一片石
- 独坐悲千古,长歌送莫春。 清·刘大櫆 病中书感
- 慷慨我悲燕市客,凄凉谁送石渠郎。 近现代·袁圻 重过天生港追忆宴池
- 日影至今悲往事,河流亘古送残声。 现当代·黄松鹤 梭罗御苑观舞
- 短什悲秋意,高楼送别时。 现当代·曾克耑 答孔才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