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对“嗟”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及送故人尽,亦嗟归迹留。 北宋·梅尧臣 依韵和子聪见寄
- 休嗟岁岁年年貌,且送奇奇怪怪神。 宋·李正民 人日和同院 其三
- 回首关河嗟去国,伤心风雨送残年。 宋·晁公溯 别郭安道卢能甫
- 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重得送君游。 南宋·陈文蔚 送彭应期下鄱阳
- 休嗟塞上明妃调,且送江头过客舟。 宋·李曾伯 和疏轩琵琶亭韵
- 殷士莫嗟留楚棹,孟婆久送过河船。 宋末元初·王奕 和叠山隆兴阻风
- 先送秋帆动,还嗟友席虚。 北宋·强至 别希鲁回马上口占
- 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 元·麻革 送李端卿之邺台
- 自嗟沦落客,又送远游人。 元末明初·虞堪 与吕志学夜坐
- 禄在休嗟老,文成且送穷。 明·邵宝 送过司训赴天台
- 云烟嗟往事,歌吹送深杯。 明·孙承恩 饮黎仰止宅
- 嗟余游少小,送客想氤氲。 明·皇甫汸 送金宪使之蜀少随父经此
- 媻姗坠马嗟髀肉,朴樕骑牛送眼光。 清·吴之振 己未岁暮杂诗 其七
- 客来默坐忘迎送,意到微吟少叹嗟。 清末至现当代·何振岱 乍晴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