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对“无”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唐末·郑谷 谷比岁受同年丈人故川守李侍郎教谕衰晏龙钟益用感叹遂以章句自贻
- 只言无事贵,不道致身闲。 唐末·罗隐 途中逢刘知远
- 无人与奏吾皇去,致乱唯因酷吏来。 五代·贯休 东阳罹乱后怀王慥使君五首 其五
- 官闲如致仕,客久似无家。 唐·戴叔伦 客中言怀
- 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 北宋·陈师道 连日大雪以疾作不出闻苏公与德麟同登女郎台
-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 南宋·杨万里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 其一
-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 北宋·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 松厅莫笑无公事,蕖幕时能致俊流。 南宋·林希逸 送光泽苏县丞
- 曾闻杨绾无荣利,果见周公致太平。 南宋·李洪 陈丞相诞日 其三
- 驰驿幸无唐日贡,甘芹聊致野人情。 北宋·范纯仁 以眉州绿荔枝寄吴仲庶有诗次韵
- 坐致唐虞旦,前无丙魏声。 宋·金君卿 韩相生日
- 曾孙能致命,属籍岂无人。 宋·陈存 挽赵良淳三首 其二
- 恨无黄石略,难致碧幢招。 宋·毛珝 己酉客淮
- 亲朋何由致音问,道路已绝无攀援。 元末明初·袁凯 大雨书寓所壁二首 其二
- 博约无馀蕴,从容致太平。 元末明初·李穑 读礼
- 檐鹊非无识,江鱼果致音。 明末·钟惺 吴彦先自金陵过访兼致诸友人书感赋
- 纯诚堪致乌衔土,孝感元无鹿犯松。 明·金麟厚 挽容兄尊府 其二
- 自负直诚无愧怍,谁知奸恶致雠冤。 明·韩雍 次韵酬倪学士 其二
-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 明·王稚登 寄万伯修经略朝鲜
- 公以耋年将致仕,国非元老更无人。 明·权说 承教敬次奉贺相国閤下
- 安得黑头能致相,还嗟白发亦无公。 明·郑昌冑 德会以诗问。即和谢之
- 一蠹无功闻正叔,双鱼致孝感王祥。 明·权好文 次韵沈相公。赠黄学长四十韵
- 明时能致用,暗处竟无功。 明·崔演 灯檠
- 自笑无长策,徒能致此身。 明·权近 宣州路上有感
- 室虚无长物,境胜致骚人。 明·权好文 辛上舍雪后来访有诗。次韵 其一
- 绝学宁无秦博士,空交谁致鲁诸生。 清·杨光仪 读史杂感 其二
- 忆远愧无王粲赋,解围难致鲁连书。 清·姚孔鋠 空斋
- 云卧天窥无不可,风清月白致多佳。 清·弘历 皋涂精舍作
- 虽然季月无甚缺,亦未时膏致大霶。 清·弘历 山西巡抚冯光熊奏雨水情形诗以志事
- 得致此惟赖天赐,感无极那尽衷情。 清·弘历 良乡道中作
- 临发开封重致意,吊丧问疾外无言。 清·申纬 京信封发。吟成一首
- 曾无谷蒲刻,漫致子男猜。 清·弘历 咏汉玉盈尺素璧
- 致深石涧锁,无碍草堂开。 清·弘历 文嘉雪景
- 雕饰本无藉,朴淳自致佳。 清·弘历 怀远斋
- 后来将致福,顷刻欲无知。 清·赵冕镐 十一晓电雷
- 剪䌽华堂深致意,分赃暗室静无声。 当代·陈仁德 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