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对“名”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北宋·苏颂 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
- 祇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 宋末元初·方回 送周府尹三首 其二
- 风致山林疑未晚,功名岁月慨如流。 宋末元初·刘将孙 题郭招讨野斋
- 香名夙著谢灵运,标致竟输杨子华。 元初·耶律铸 荐福山寺殿前牡丹
- 似凡非俗同标致,入品分流别姓名。 元·洪希文 书家藏兰谱后
- 从来豪杰多名世,此去勋劳在致君。 明·韩雍 送李咸章贤良奉使还京 其二
- 高致定应于我笑,浮名犹自被渠牵。 明·苏葵 寄德言何亲家致政转运
- 已与美名留子得,不将清致许人收。 明·赵晟 偶兴
- 早岁功名黄霸绩,晚来休致赤松年。 明·金安国 挽赵金海舜父盈德公
- 洛下才名谁并美,竹林风致似前时。 明·黎民表 题阙
- 千古芳名惟行谊,一生高致是清修。 明·李厚庆 挽安磊谷
- 风致凌馀子,声名振一时。 明·李义健 次权上舍鞸韵
- 耳热眼花殊有致,斗量车载几无名。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樊山以诗讯余堕马伤臂和韵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