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对“凉”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永夜悲凉听蟋蟀,几回圆缺看蟾蜍。 宋·李正民 自嘲
- 千古凄凉更馀闰,百年圆缺又重看。 宋末元初·马廷鸾 后中秋
- 欲补园东缺,欣乘雨后凉。 北宋·苏辙 移竹
- 可是凉风添寂寞,更堪缺月照绸缪。 金末元初·李俊民 和子搢九日谩兴 其二
- 岂以炎凉为聚散,更无圆缺与升沉。 明·邓林 冰月轩为金御史赋
- 禽闲栖缺岸,鱼戏动凉波。 元末明初·张羽 池上
- 缺云呈远汉,凉露落高天。 明·唐之淳 夜过泗州
- 酒醒凉风发,诗成缺月斜。 明·陈献章 盆池栽莲至秋始花 其二
- 凉风送雁迟,缺月堕江早。 明·夏鍭 登冶城
- 无心圆缺自古若,通体晶凉与意皆。 清·弘历 新月
- 石碎天心缺,岚枯岳势凉。 清·吴绮 初春友沂邀同仙裳定九诸子泛舟平山得杨字
- 当头皓月圆还缺,入座和风暑亦凉。 民国初·连横 六月望夜宿凌云寺示庄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