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对“锦”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 唐·杜甫 双枫浦
- 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鲜。 唐·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 南郡传纱帐,东方让锦袍。 中唐·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 楼迥波窥锦,窗虚日弄纱。 唐·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 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 中唐·雍陶 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
- 旧赐锦袍多贳酒,新裁纱帽欲归山。 北宋·王禹偁 赠卫尉宋卿二十二丈送前翰长侍郎 其二
- 碧纱题壁处,昼锦下车时。 北宋·王禹偁 送仆射相公赴西京
- 西风有意吹纱帽,细雨无情湿锦障。 宋·喻良能 九日青阳道中呈张主簿
- 教舞庭除红锦藉,看花窗牗碧纱糊。 北宋·韦骧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 其一
- 雁信巳传芳字锦,鹊声应傍小窗纱。 宋·廖刚 送张曼伯少府归长垣
- 枝头碎剪樱桃锦,叶底轻笼云母纱。 宋·沈隐思 宝珠山茶
- 舞茵收地锦,画烛照笼纱。 南宋·楼钥 陪沈虞卿使君游钱园
- 春深濯锦水,日晚浣纱坊。 北宋·杨谔 和燕龙图海棠
- 襆被冬深裁异锦,篝灯夜永障轻纱。 元·杨载 次韵罗云叔红梅
- 绵袄不知冬锦绣,苧衫何用夏纱罗。 元末明初·李穑 遣兴 其二
- 云液留香凝重锦,冰丸映肉捲轻纱。 明·杨慎 咏荔枝
- 春风随手成红锦,朗月当头到碧纱。 明末清初·王夫之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五十四
- 新虹滥赐缠头锦,蛛网曾封系臂纱。 明末清初·王夫之 续落花诗三十首 其二十四
- 冥司遽失纱笼护,文苑偏惊锦肆空。 明末清初·姜柏年 郑参判挽 其一
- 游春费尽缠头锦,买笑抛残击臂纱。 明·邓云霄 落花诗三十首 其二十一 二十一麻
- 锦幔香飘浓宿雾,纱窗日出照凝酥。 明·李埈 丰润雨中书怀。呈月沙,苔泉两使案下
- 荷风锦席参禅夜,梅雨纱窗入梦时。 明·胡应麟 西湖十咏 其六
- 浣纱女儿双白足,织锦小妇流黄机。 明·汪道会 中秋吴门即事
- 柳作绿纱笼荜户,花成红锦照麻衣。 明·权好文 即景。赠辛得宗
- 综错许将纱绣薄,纵横争似锦纹奇。 明·权好文 游丝吟。寄金舜举
- 红纱捲叶疏过雨,紫锦萦枝晚照霞。 元末明初·朴宜中 海棠
- 古锦囊来空复美,碧纱笼去未为荣。 明·殷奎 次韵题郝士景诗后
- 纱帽不曾嫌白发,锦衣偏觉胜青衫。 明·黄钥 奉广东藩司送东墅兄义官冠带赋诗归庆
- 锦被褪云惊午梦,纱窗掩雨说春愁。 明·金驲孙 四十八咏赓韵应制 其四十五 巢梁燕
- 纱窗风细银屏冷,锦瑟声微玉指寒。 明·杨旦 夜宴归寄谢友人
- 纷纷落地铺红锦,烨烨留枝映绿纱。 明·李贤辅 病起。吟呈退溪
- 浣纱西子洁,织锦窦姬聪。 明·胡应麟 乙未仲冬朔舟次济南大雪百二十韵
- 流苏悬重锦,步障夹轻纱。 明·胡应麟 效阴铿安乐宫体十首 其七 临春阁见
- 难将织锦意,去比浣纱人。 明·冯琦 婉儿怨戏柬敬承五首 其一
- 微风江濯锦,薄雾月笼纱。 明·张元凯 春城即事简傅明府于重玄精舍
- 锦耀重还日,纱笼几处篇。 明·徐居正 送金中枢同年再按黄海道 其三
- 蓄意缠头锦,轻寒系臂纱。 明·陈士鹄 秋光好
- 川如濯锦艳,溪比浣纱深。 明·区大相 夏日同诸客泛舟青溪作 其二
- 客醉拟将纱系臂,诗成或当锦缠头。 清·赵翼 陈绳武司马招同春农寓斋宴集女乐一部歌板当筵秉烛追欢即事纪胜 其一
- 纱帽不能五斗俸,锦囊犹剩七言诗。 清·舒位 兰山尉李尝作塞上绝句甚工余于唐稚川席上见之值其罢官将去感而赠诗尉长洲人少有声庠序与余为表兄弟云 其二
- 什袭有囊多锦制,留题无壁不纱笼。 清初·查慎行 长律一章寄祝座主清溪徐公九十寿
- 曲终那更寻红锦,诗好谁能笼碧纱。 清·舒位 白沟河次壁间韵
- 叠来绣段双文锦,裁出鸾笺五色纱。 清·蒋士铨 望山先生叠和见示再酬四首兼怀公子似村茂才 其一
- 才试尘糠优制锦,志将灰火等轻纱。 清·李玄锡 李忠州挽词
- 避风锦幛惭无分,听雨纱窗幸不孤。 清·祁寯藻 春海赠芍药折枝
- 回恋诗迹馀囊锦,忆谢官名掷帽纱。 清·赵冕镐 三月十五日梧山至 其五
- 玉虫辉兽锦,金粟透蝉纱。 清·邵晋涵 烛花次徐丈蓝塍韵
- 濯锦当年里,浣纱夕照村。 清·弘历 赋得雨后花
- 深红敷蜀锦,浅碧翳宫纱。 清·徐节征 月华
- 锦障排丹树,纱疏面碧峋。 清·弘历 秋日奉皇太后游玉泉山周览西海近郊穫事即景赋诗十四韵
- 自扫蛾眉裁锦艳,不教龟手浣纱温。 清末至民国·方鹤斋 忆旧
- 园中桃色妍如锦,世上人情薄似纱。 近现代·杨民仁 生平未解诗词。一九三五年春,执教松江。校园中桃花盛开,同事王先生题词索和,迫于无奈,胡乱成章。原作已忘,还记得最后两句,今以此续成一律,徒供一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