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对“吴”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路当吴楚尘相接,源出淮夷势未穷。 北宋·彭汝砺 四方
- 淮水粘天雪翻浪,吴山吐月镜缘空。 北宋·释德洪 大风夕怀道夫敦素
- 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 南宋·陈造 壮观亭为真州作
- 故家吴苑频回首,新治淮山任曲肱。 宋·董嗣杲 和翟建大见寄
- 惺忪喜淮粲,啁哳困吴农。 北宋·李昭玘 泊扬州城外
-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宋末元初·仇远 送杨刚中赴淮安教授
- 历历吴山明落照,茫茫淮甸入平芜。 元·吕诚 题极目亭
- 淮甸水深荷叶阔,吴江烟暖稻苗肥。 元·卢琦 客武林寄马元臣山之英二同年
- 淮甸三边烽火熄,吴山千里画图开。 元末明初·谢应芳 偕徐伯枢访王孟翼酌酒论诗经宿而别
- 吴瓯秋浪白,淮楚暮云黄。 元·陈高 丁酉岁述怀一百韵
- 吴水联南鹢,淮烽断北鸿。 元末明初·王逢 十月六日见近地起白虹既烽烟亘东北望者谓是州城未午闻城陷无锡华彦清人船适至遂行
- 挂帆淮月乡山近,策马吴关驿路深。 明·林鸿 送杨紫庭之京
- 淮甸开王服,吴关锁旧京。 明末·陈子龙 舟发金陵宿仪真 其二
- 吴会此何幸,淮徐方就宁。 明末清初·施闰章 送孔心一比部出按江南
- 淮水柳条迎画舫,吴山春色上篮舆。 明·李之世 金陵邂逅萧拙修太史因约湖山之游弗果别后奉寄
- 地控淮徐漕路转,天连吴越海云平。 明·欧芬 泊扬州忆先虞
- 淮树两行连彩鹢,吴山千点拂游旌。 明·苏仲 送张西溪先生之任南都
- 怀人大小淮山桂,飞梦东南吴会云。 明·董其昌 詶临潼王二首 其二
- 清秋淮海看停辔,旧隐吴门忆著书。 明·李英 酬姑苏张太学见赠
- 吴舫乘潮随港入,淮云将雨过江来。 明·刘昭年 同登凤凰台
- 淮肥山色尊前出,吴楚江流画里看。 明·许宗鲁 登湖山楼(楼在齐山)
- 淮酒初浓梅雨暗,吴蚕方老柘风微。 明末清初·余缙 舟次山阳
- 淮阳夜泊应怀古,吴越秋成久愿丰。 明·程敏政 三月十七日原博谕德饯汝玉给事于玉延亭会者宾之学士于乔谕德济之世贤侍讲曰川校书道亨编修暨予得联句四章时黄蔷薇盛开复移尊于海月庵酹花酌别又得三章予亦将有饯约而觞汝玉者多刻日有次第不能夺也手录此以致缱绻不已之意 其二
- 酒醒淮浦西风冷,诗到吴江落叶催。 明·潘希曾 寄赠张主簿锐兼柬吉大尹师召
- 淮浦雪消春涨绿,吴山雨过晚横苍。 明·黄仲昭 送太学生宋溉依亲还吉水得黄字
- 日斜淮浦渔歌近,秋老吴天雁字寒。 元末明初·陶安 观澜亭
- 淮浦晓行山月小,吴江夜泊水风微。 明·谢一夔 送丁编修漙还华亭
- 吴门渺渺江波晚,淮树苍苍驿路赊。 明·王恭 赠别林伯予召天京兼柬郑助教董纪善 其二
- 总谓军储仰吴下,只怜边衅起淮西。 明·秦约 修城口号
- 鹭袍晓湿淮扬雨,鹢舫夜冲吴越涛。 明·张弼 送户部尚书郎建宁彭万里还京
- 吴山涕泪三年别,淮海风波此日逢。 明·张弼 淮安过游汝弼兼柬石宗海屠元功主事
- 更落淮南叶,愁闻吴会吟。 明·陈东 公安得应德村居诗酬赠
- 吴山烟树暗,淮海水云长。 明·李裕 寓徐州送友人还江南
- 淮麦炊难软,吴盐歠不咸。 明·戴重 烈山舟中
- 淮阴人罢钓,吴市客吹篪。 明·欧大任 淮阴驿逢童子鸣管建初北上
- 吴树风吹断,淮山水荡回。 明·丘浚 寄题金山寺
- 淮水迎归路,吴山看到家。 明·谢缙 赋得秦淮夜泊送吴秀才归吴
- 江接淮淝近,天分吴楚低。 明·唐文凤 晚泊大信
- 吴门对海定,淮树贴天青。 明·郑善夫 金山纪游二首 其一
- 吴中争骑远,淮上一帆轻。 明·王恭 赠隐者赴召 其一
- 冰消淮水知家近,春入吴舠在客先。 清末·魏源 瓜州归棹二首 其二
- 淮阴国士逢韩信,吴下诸公识吕蒙。 清·朱彝尊 送吕师濂游淮上
- 淮扬加惠通商贾,吴越经心足稼蚕。 清·沈德潜 恭和御制三月晦日作元韵
- 当年淮右雄藩镇,今日吴宫拱墓田。 清·黄标 过铁佛寺怀古
- 千里淮天篷背雨,一星吴火驿边楼。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淮浦夜泊
- 星临吴分坚当败,雪满淮西济可擒。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司吾题壁四首 其四
- 淮南秀气收无尽,吴会英才独老成。 清·刘大观 留别方子云
- 地连吴楚湍澜阔,天入淮扬风雨多。 清·张增 高堰立秋
- 吴楚舳舻帆影乱,淮徐壁垒角声哀。 清·贝青乔 汉室
- 吴山登北固,淮甸入南徐。 清·梁佩兰 吴山带北归书云足病不能入郡诗以促之
- 堤树淮流近,人家吴语通。 清·胡式钰 徐州登舟至淮阴行黄河中五日
- 投鞭淮水堪流断,立马吴山奈若何! 现当代·刘凤梧 秋兴 其一
- 淮雨竟成迷别馆,吴霜空遣盼归舟。 清末至民国·黄浚 柬瑟君
- 寂寞吴门春夜雨,凄凉淮海九秋天。 近现代·宋词 怀文夫八首选三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