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对“浩”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南宋·李乔木 平黎锡宴
- 神游真浩汗,玄览极氤氲。 元·吾丘衍 大涤洞天二十韵
- 歌管楼台秋浩荡,讴谣民俗气氤氲。 元末明初·金九容 送洪直门下按廉江陵
- 废堞寒流空浩渺,御陵佳气正氤氲。 明·程敏政 谒陵出土城赠同行诸君子
- 万井恩波春浩荡,一方生意日氤氲。 明·陈繗 上二守祷雨有应
- 诸峰不定氤氲色,三峡依然浩荡深。 明·王知人 白盐曙色
- 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 寄朱可大进士
- 一尊临浩瀁,高兴坐氤氲。 明·皇甫涍 燕子矶用云字酬蔡比部
- 游心飞浩渺,望眼入氤氲。 明·皇甫汸 亲友道余至京口拟登金山饯别值雨不果
- 野田流浩渺,庭草色氤氲。 明·许𥛚 偶题 其一
- 八风深浩荡,一气自氤氲。 明末清初·成鹫 借园杂咏 其十二 移橙
- 浩渺波流沉素鲤,氤氲朝夕换鸣禽。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春尽日蔷薇花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