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对“霞”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眼空霞锦疑鸿字,手摘松枝碍鹤巢。 宋末元初·方凤 吴仲恭翠微楼九日落成和谢皋羽 其二
- 采药相从赤松子,吹箫时约紫霞仙。 元·照禅师 题玉山佳处
- 霞光射壁残碑出,松影流阶处士还。 明·袁宏道 观卢岩寺瀑布 其二
- 霞烂丹山鼎,松鸣白石楼。 明末清初·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
- 牵舟上霞壁,买酒惊松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河头舟中
- 霞光潋潋浑家骇,松气薰薰并舍闻。 明·林亿龄 谢演之启昭饷松酒
- 霞彩荡空山欲动,松阴满地日初移。 明·郭谏臣 春日游天池山和天水胡公韵
- 松杉匝岸浓常接,霞鷔浮天散不收。 明·具思孟 次镜湖堂韵
- 霞烟掩映千峰外,松桧参差夕照中。 明·郑学醇 罗浮八首 其八 天华宫
- 竹响松涛喧古峡,云光霞影写晴川。 明末清初·金得臣 走笔 其二
- 松风鸣夜鼎,霞液泼春缸。 元末明初·李崇仁 熙庵公之判天台宗事也。住锡地藏寺。崇仁与金先生敬之内谒。公迎入方丈设茶。自是月日相从焉。中罹变故。公入山中。余流落南州。不相闻者久。今兹会于都下。喜可知也。一日。公使李生袖诗徵余作。盖牧隐先生,柳巷先生及公唱和之卷也。崇仁谨依韵录呈熙庵大司徒法座下。排律一篇。叙余相从之久而同罹忧患之意。近体一首。叙公游中原。阅尽世变。晚岁东还。与卿之诸老若牧隐,柳巷公相唱和之乐。感旧论今。情见乎辞
- 松楸山麓暗,霞鹜海天澄。 明·沈义 金陵别业 其二
- 霞鹤粲霄色,松风清涧泉。 明·皇甫涍 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