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对“径”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小松出屋和巢长,新径通村避笋开。 唐·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
-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 唐·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 积雨封苔径,多年亚石松。 唐·包佶 双山过信公所居
- 邻里不通径,俸钱唯买松。 唐·姚合 题厉玄侍御所居
- 歇鹤松低阁,鸣蛩径出篱。 晚唐·黄滔 和王舍人崔补阙题天王寺
- 乡思遥驰三径里,秋声近在八松间。 南宋·王十朋 九日登蕺山
- 一径穹窿腾石栈,万松森立护云扉。 宋·□松卿 游麻姑
- 二松不负经纶志,三径真成隐遁娱。 宋·喻良能 挽提宫知丞周公
- 地冷庭松瘦,门闲野径通。 北宋·释智圆 忆龙山院兼简蟾上人
- 老松看偃蹇,幽径上崎岖。 宋·范浚 游严州景德寺
- 已悲松老大,更觉径荒芜。 南宋·赵蕃 留题竹隐
-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南宋·陈著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 其一 禹庙
- 露浥野花三径合,风传云壑七松哀。 金·边元鼎 荅文伯二首 其二
- 雨草渐荒幽径里,风泉仍响古松间。 元末明初·徐贲 乐善庵访张山人不遇
- 径晚花粘屐,松寒雨润琴。 元末明初·刘炳 题朱涧槃卷
- 俯涧松偏润,缘崖径自斜。 元·陈旅 南山诗
- 晓行幽径云随杖,夜倚疏松月满衣。 明·柳方善 送僧
- 古径墁平人迹灭,老松擎重鹊巢翻。 明·江源 和敖先生雪诗韵二首 其二
- 行傍径梅诗自好,坐看松嶂榻频移。 明·严嵩 和唐侍御晚登春台
- 雨后苔痕封径浅,行边鸟语出松深。 明·李汛 春日登永宁寺山亭
- 童子迎风开晚径,阇黎支杖出深松。 南明·释今帾 出家 其三
- 门扃白昼云生径,山吐金波雪压松。 明·朴淳 寓居牛头亭
- 崖涧层冰迷径路,洞门晴雪锁松杉。 明·李海寿 七叠
- 青萝密抱乔松老,碧草纷随曲径深。 明末清初·傅梅 游象极洞
- 经年不出荒径没,半亩但留青松疏。 明末清初·韩上桂 燕归过汝载馆
- 扫径晨收栗,然松夜煮麋。 明末清初·彭孙贻 云栖山居杂咏六首 其二
- 径微斑碧藓,松老亸苍髯。 明末清初·金得臣 象王寺 其三
- 杜陵松对四,彭泽径开三。 明末清初·金得臣 醉吟
- 万松残雪淡,一径野云深。 明·王嘉谟 雪后至香严岘
- 山从一径入,寺绕万松回。 明·郭谏臣 春晚同登惠山
- 披榛寻小径,着屐倚孤松。 明·成汝学 寄竹西
- 地古寒松老,岩危细径长。 明·成汝学 走次杜律 其三
- 曲径无人到,云松自可亲。 明·严嵩 过永宁高座二寺
- 鸟道盘纡径,龙鳞剥古松。 明·黄儒炳 归度庾关
- 依人三径内,养子万松间。 明末清初·宋琬 鹿
- 西上通双径,南来控独松。 清初·查慎行 送杨冠三同年赴任馀杭兼订径山之游二首 其二
- 遵其径曲观其徼,知我松乔尽我徯。 清·弘历 肩舆至创得斋憩坐得句
- 渔梁樵径烟霞古,翠石苍松岁月多。 清·戴亨 九日题来青轩
- 虽是径蹊略纡转,果然松竹不寻常。 清·弘历 初游上方寺
- 高轩雨过松篁暗,老屋苔封径路纡。 清·郭嵩焘 和眉生见赠四首 其一
- 万松雨到蛰龙吼,一径日高山鬼驯。 清·夏垲 半山亭小憩
- 门掩苍松寒白日,雨馀幽径长青苔。 清·郭步韫 贫居
- 野旷乔松老,山高曲径微。 晚清·刘继增 登惠山仙人坞
- 乱松蟠石偃,一径趁岩斜。 晚清·林占梅 入南港山庄口占
- 望中悉路径,游处忆杉松。 清·弘历 望医巫闾山三依皇祖元韵
- 径窄通樵迹,松深驻夕阴。 清·李最中 庚子之暮春。出会云巢 其一
- 徒思山侧径,未抚寺前松。 清·弘历 过广宁望医巫闾山恭依皇祖圣祖仁皇帝元韵
- 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 清·王名标 法华寺
- 径阻披云入,松高带雪看。 清·王安修 过天盘岭至祖堂山门望松林积雪凄神寒骨山谷炯映清景可爱
- 陶潜故里荒三径,杜甫残年对四松。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倦知同年消寒第三集未及赴乃以即席诗见寄次韵酬之
- 长松偃蹇阴为覆,曲径纵横路未谙。 清末至现当代·谢觉哉 北戴河八首选二 其一 结伴闲游
- 高松俯阙窥游迹,曲径冲泥到洞门。 现当代·莫仲予 冒雨游飞霞洞
- 逃暑平分三径月,狂吟遥答万松风。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将归次答陈彦和见赠
- 野径逶迤蠕紫蚓,老松屈恣卧苍龙。 当代·陈振家 再游鸡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