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对“嶂”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青嶂浅深当雨静,古松疏密向风悲。 唐·李郢 骊山怀古 其四
- 烟凝叠嶂为香火,风韵疏松作道言。 北宋·邹浩 玉虚观
- 岁晚乔松典型在,烟波叠嶂画图开。 南宋至元初·王义山 甘露堂
- 诸松皆老大,一嶂独孤高。 南宋·吕祖谦 题归庵
- 厌听叠嶂楼前雨,催拂五松山畔云。 元·荀原道 次铜陵何景华赋归韵
- 长松云际蛟龙起,叠嶂天边鸾鹤飞。 元末明初·梁寅 题湛溪黄氏引翠楼
- 飞瀑晓翻千嶂雪,惊涛秋涌万松声。 元末明初·贡性之 林壑深秀为邓宗经赋
- 孤嶂才盈尺,长松未合围。 元末·余阙 题合鲁易之四明山水图
- 巧遮从有嶂,得酒暂依松。 元末明初·李穑 廿五日。入圣居山。明日设斋荐先妣。回至山台岩。韩柳巷设食以迓。门生崔通宪亦在。晚而还家。虽遇胜景。不敢吟哦。困而就寝。颓然达旦。则所谓胜景。十忘七八矣。恐遂遗佚。追赋数首。廿七日也 其二 出山
- 数松晴雪在,孤嶂暮云停。 元末明初·汪广洋 云亭山
- 竹阁秋晴千嶂色,草堂风过万松声。 明末清初·施闰章 寄熊于岸处士
- 过雨苍松浑碧净,插天孤嶂果岧峣。 明末清初·龚鼎孳 花朝雨中扶病过梅岭时天已暝矣 其一
- 猿带晓声过碧嶂,鹤留残梦出青松。 明·徐熥 岩中晓望
- 瀑飞千嶂晓,峡隐万松寒。 明·王世贞 答吴明卿 其一
- 星流千嶂过,月出万松寒。 明·李攀龙 朝陵夜作
- 片石数松浓又淡,白波青嶂插仍吹。 明·崔演 题山水图 其二
- 短筇时伴松间鹿,半榻闲眠嶂里霞。 明·邓云霄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 其四
- 千嶂马腾环重镇,万松龙舞荫禅房。 元末明初·陶安 登高凌歊台
- 叠嶂岚浮青拥髻,古松阴重绿生苔。 明·费宏 和子和弟冬至谒长陵
- 万松风奏笙簧杂,叠嶂天开锦绣重。 明·程敏政 抱病经岁不作诗辛亥二月一日登齐云岩试笔一首
- 细听寒松送灵籁,平看横嶂围画屏。 明·徐居正 朔宁
- 路回千嶂合,亭小五松围。 元末明初·李崇仁 送兴教僧统还山。次淡庵,牧隐诸先生韵
-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明末清初·江天一 朱砂庵 其一
- 云回千嶂合,风动万松吟。 明·陈天资 憩桃川宫和韵
- 云霞千嶂晓,风雨万松寒。 明·于慎行 春日同于子冲上灵岩寺四首 其一
- 鸟度青莲嶂,龙颓韦偃松。 明·南孝温 是日。因与馀庆寻正中。偕归昭格署洞水落。李坋从来
- 松露昼还滴,嶂云秋更閒。 明·朱朴 灵隐寺
- 猿吟丹嶂静,鹤坐小松幽。 明·区大相 游清远峡山寺
- 廨宇依青嶂,箠鞭挂碧松。 明·许𥛚 初到生昌驿 其二
- 丹嶂似疑神禹凿,苍松犹是武皇年。 明末清初·宋琬 登华岳作 其四
- 片云孤嶂起,一雨万松迷。 明末清初·宋琬 西峰雨中作
- 乱石欹松皆妙理,晴岚烟嶂助奇思。 晚清·沈梧 思游富春久矣同治戊辰秋湘文观察守衢州有书见招以事牵率次年春始成行沿途看山得诗四首 其三
- 叠嶂云凝生色画,密松风度自鸣箫。 清·李最中 庚子之暮春。出会云巢 其四
- 纳嶂窗中犹罨绿,种松阶下渐成苍。 清·弘历 由西峪遂至创得斋因题句
- 素凝遥嶂皆成画,翠剩孤松最合题。 清·弘历 前题再咏
- 孤阁晚晴千嶂小,六朝残雪五松尊。 清·郭嵩焘 丁伊辅学士邀同罗研生陪曾侍郎游岳麓寺
- 叠嶂盘空危压寺,怪松穿石倒悬云。 清·贝青乔 宏济寺
- 谁将汉帜罗青嶂,别拜秦官领赤松。 清·叶燮 赋得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一
- 千嶂横排云气合,万松争送雨声来。 清·邵晋涵 临安县斋雨中作
- 青松古寺来新雨,碧嶂晴□□□□。 清·敦敏 八里庄望山
- 片云连嶂影,一鸟破松阴。 清·顾统钧 忍草山房
- 夕舂千嶂叠,平圃一松圆。 清·田雯 山行先至广惠寺
- 门开青嶂对,人荫白松行。 清·钱大昕 昌运宫
- 光流千嶂动,影入万松寒。 清·吕谦恒 西乡对月
- 溪回千嶂远,路入万松深。 清·张英 缪子长先生邀同藓书先生念斋昆弟游支硎山历诸胜因留信宿四首 其二
- 叠嶂当窗满,长松入户清。 清·梁佩兰 送张南士归四明 其二
- 云归千嶂碧,月上万松青。 清·邵晋涵 喜晴次周孝廉筤谷韵
- 一径仍为千嶂拥,三年初倚万松看。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月夜墓上
- 云气难消当户嶂,龙姿最爱倚廊松。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幽居
- 列嶂有心争峻秀,古松无语兀龙钟; 民国初·恽代英 游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