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对“寺”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中唐·李端 送皎然上人归山
-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唐·李郢 长安夜访澈上人
- 岚翠湿衣松接院,芙蓉薰面寺临湖。 唐末至五代·齐己 寄湘中诸友
-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 中唐·卢纶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
- 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 晚唐·黄滔 游东林寺
-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唐末至五代·齐己 送乾康禅师入山过夏
- 诗题寺壁云根润,书检松窗野色明。 北宋·林逋 送楚执中随侍入蜀
- 稚松看到偃霜盖,废寺忆曾开宝坊。 南宋·陆游 云门感旧
- 古寺宛如昔,稚松森已行。 南宋·陆游 游云门诸兰若
- 九千丈外云间寺,一万年馀石上松。 北宋·刘摰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 其一
-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宋·郑刚中 登岳麓法华台岳麓兵火后寺已两创惟台为旧物当时住持邻道者物故二十年矣
- 寺影不妨流水过,松香长逐好风来。 宋·令狐庆誉 题云安下岩
- 钟沉古寺僧初定,月堕长松鸟自哀。 南宋·陈允平 芝山
- 破寺容僧少,枯松阅士多。 南宋·曾丰 过达磨泉缅怀东坡
- 寺名犹记鹤,松响却疑笙。 宋·戴栩 白鹤寺作
- 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 元·邓文原 陪高彦敬游南山
- 千年古寺白云外,一个长松丹井头。 元末明初·胡奎 海昌八咏 其四 顾况书台
- 朗吟松月落,微雨寺花过。 明末清初·龚鼎孳 春暮集青藤馆送大隐先生 其三
- 宿寺远随僧入定,巢松还带鹤来归。 明·陈枨 越阜秋云
- 野寺山藏岚气合,长松风度梵音喧。 明末清初·李穆 佛迹石
- 根趫地外松如走,楼挂厓边寺欲飞。 明末清初·阎尔梅 恒山 其二
- 移舟却向寺前返,待月暂从松下留。 明·柳根 甲辰春。辞方伯。蒙允来到孤山赋之
- 乱松群鸟集,野寺一僧归。 明·安希范 晚过山馆
- 自吟松下路,遥见寺中灯。 明·吴鼎芳 饭石峰晚步
- 半山云压寺,深院雪欹松。 明·韩日缵 雪中过东林寺 其二
- 海鹤鸣松顶,云钟出寺楼。 明·金诚一 多田浦
- 立马候松径,呼僧问寺名。 明·李先芳 雨中投仙姑寺
- 寺高能近月,松老不知秋。 明·周世鹏 紫霄峰次晦庵韵
- 寺钟山意动,松雨涧声悬。 明·郑善夫 重游大石次刘德羲韵二首 其二
- 寺幽词客满,松古老师栽。 明·顾璘 湘中送荣老还金陵永宁寺
- 钟声云外寺,笙韵涧边松。 明·李湜 守庐书怀
- 旧种阴厓松老大,新开阳洞寺清幽。 清·金锡胄 八月二十七日。伏蒙恩暇。展扫先茔。九月初二日还朝。留题屋壁
- 渔市三重双寺合,菟裘十丈万松閒。 清·田雯 村居杂诗 其七
- 锡杖尔留龙贡寺,云筇吾向鹤巢松。 清·李玄锡 赠法澄上人
- 钟闻山寺天催暮,风吼庭松客报秋。 晚清·许传霈 转至蓬莱阁
- 衣桁翠凝松际露,吟筇清应寺门钟。 清·杭世骏 社日徐公子士翔载酒过六榕寺
- 松间芳沼自涵碧,寺外好山空复青。 晚清·荣汝楫 曲水亭怀古二首 其一
- 不知绝顶何年寺,说有前朝几树松。 清·汤贻汾 独酌江月亭对圌山
- 惊屐鼠腾松径阁,投书马落寺门桥。 清·王季珠 秋日游破山寺
- 落花深一寺,流水住孤松。 清·李黄中 游宝盖山深原寺
- 夕阳明古寺,残雪在高松。 清·刘大櫆 过大慧寺
- 待月穿松径,沿钟到寺门。 清·邹起凤 村居杂咏六首 其三
- 春日重临寺,六朝尚有松。 清·弘历 用刘长卿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徵君故居韵
- 万松拥岩岫,一寺古清凉。 清末至民国·陈衍 肖顼招游虞山过破山中峰二寺饭于清凉寺遂至剑门憩拂水岩既雨复晴归途又大雨 其三
- 长松危石畔,古寺夕阳西。 清·曹鉴伦 泊富春驿散步
- 上有云间寺,旁无竹外松。 清·谢兰生 自花埭至羚羊峡 其七
- 山绕寺钟外,人行松涧中。 清末至民国·陈独秀 游虎跑